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藝海流金」走進江蘇

時間:2017-05-19 03:15:51來源:大公網

  圖:吳志良(左起)、藍紹敏、丁偉、許曉暉共同啟動「藝海流金.精彩江蘇」活動/主辦方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管樂南京報道:由國家文化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藝海流金.精彩江蘇─內地與港澳文化界交流活動」前日(十七日)在南京開幕。來自港澳特區政府文化官員、文化藝術機構負責人、文藝界知名人士,近八十位嘉賓將在未來一周內,出席專業對口交流、筆會聯誼等活動,參訪南京博物院、揚州瘦西湖、蘇州崑劇院等文化單位,在感受當地歷史文化底蘊和自然人文資源的同時,進一步深入和拓展三地在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由文化部策劃打造的港澳文化交流重點品牌「藝海流金」系列活動迄今已成功舉辦十二屆,今年以「傳統文化的當代活力」為主題。文化部副部長丁偉,江蘇省副省長藍紹敏,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香港中聯辦宣文部部長朱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馬逢國,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等出席了當天的開幕儀式。

  共創傳統文化活力

  丁偉在致辭時表示,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澳門回歸祖國十八周年,文化部將與特區政府合作,共同支持港澳藝術家通過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平台,向世界介紹港澳文化發展成果,弘揚中華文化。

  香港代表團顧問許曉暉表示,香港自回歸以來,得到國家文化部大力支持,無論是政府還是文藝工作者和藝團,跟各省市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互動與日俱增,成效令人鼓舞。香港不少青年人也期待到內地演出、交流和學習,希望日後更好地為國家和香港社會發揮所長。她相信通過此次文化之旅,能夠加深港澳文化界對國家人文歷史的認識,增進三地同仁的友誼,共同開拓更廣闊的合作空間。

  澳門代表團團長吳志良指出,傳統文化基因中包容、接納的共同特質,令澳門與江蘇得以突破相隔千里的地域界限而相互連結。如何使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新時代,尤其是在國家「一帶一路」大戰略背景下煥發當代活力,是值得兩地共同探討的課題。

  香港代表團今次由香港演藝學院校董會主席周振基為團長,近五十位文化藝術界人士組成。周振基在內地與港澳文化合作論壇上作主題發言時指出,香港與祖國本就是血脈相連,在文化藝術上更是密不可分。香港的文化界一向非常注重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合作,以香港演藝學院為例,經常組團赴內地交流,邀請內地知名表演藝術家到學院指導或任教,與國家一流藝術院校商討未來合作發展,希望為促進文化交流及引領香港與內地文化進一步交融帶來新契機。

  文化之旅拓展思路

  團員中既有過往多次參加「藝海流金」活動的文化各領域資深人士,亦有首次受邀參與的「新面孔」。已參加過數次的香港中華攝影學會永遠名譽會長吳連城說,祖國的大好河山、無數美景是香港攝影界朋友創作的不盡源泉,他近年多次組織社團回內地採風、創作,相信今次江蘇之行,無論是豐厚的歷史沉澱,抑或是新興的文化產業,都會給他的創作帶來靈感。他感慨,香港回歸二十年,但文化回歸的道路還很漫長,要培養香港同胞對國家的認同,既要介紹傳統文化,也要讓他們了解到國家的新建設。他回港後將與業界朋友分享此行感受。

  香港兒童文學作家潘明珠對參訪博物館等更為期待,相信能夠借鑒到不少將文化藝術更好地融入生活的經驗,對自己在香港致力向青少年推廣傳統文化有啟發。藝人蘇永康坦言,雖然頻繁赴內地演出,但往往是「走馬觀花」,今年首次參與「藝海流金」活動,在參觀交流中能夠充分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同時與文藝界不同領域的人士分享心得,亦有助打開思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