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趙令彬展不同時期風景畫

時間:2017-05-15 03:15:46來源:大公網

  圖:眾嘉賓以及美專校友出席開幕禮/大公報記者謝敏嫻攝

  【大公報訊】記者謝敏嫻報道:香港美術專科學校畫廊(美專畫廊)主辦的「山水傳清韻 趙令彬風景畫展」,現正於美專畫廊舉行,展期至五月十八日,展出趙令彬不同時期所創作的四十餘幅速寫、素描、國畫、水彩等作品。

  是次展覽於五月十三日開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高美慶、《大公報》總編輯賈西平、世界古地圖收藏家譚兆璋、香港資深傳媒人員聯誼會永遠名譽會長龐日昌、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副主席曾鉅桓、陳海鷹藝術紀念館執行總監陳雷耐梅以及香港美術專科學校校長陳為民等作為主禮嘉賓,出席開幕禮。

  小時之作 更顯童趣

  開幕禮上,賈西平致辭時說:「今次來到美專觀看展覽,我的第一個感覺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趙令彬小時曾在美專學習繪畫,現作為美專的校友辦此次畫展,是一個歷史的傳承;觀賞他的畫作,就像在讀香港乃至中國的歷史,這正是作品的價值及意義所在。」

  趙令彬自幼隨父親、嶺南派三代弟子趙世光學習國畫基本技法,在創作上主畫山水兼人物,繪畫逾五十年。今次展覽特別展出他自學以及初到美專學畫的習作,包括兒時首作《鹽井》,這是他八歲時臨摹嶺南派大師關山月的畫冊作品,臨摹作品中斜斜歪歪的建築物更顯童趣;還有多張素描及靜物水彩等懷舊之作。

  他回憶道:「當時我十歲出頭,陳海鷹校長親自教我素描基本筆法。課間不安分的我常跑去師兄師姐的高級班偷師,後來還跟去畫石膏像。」趙令彬十六歲時所作《鯉魚塔影》初顯其個人風格,後期作品《西環海傍》以成熟的技法,描繪他在香港大學讀書時所居住的老房舊景。

  首次個展 中西合璧

  在一九七七至一九九四年期間,趙令彬每年都與父親在香港與內地,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等多地舉行父子聯展,但今次展覽對於他來說,有兩個特別的「第一次」。他解釋道:「今次展覽是我第一次辦個展,同時也是第一次展出西洋畫。」他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多依循「洋為中用」,採用中西合璧的技法。

  趙令彬解釋道,當時自己開始嘗試在西畫中加入國畫技法,又在國畫中融入西畫的透視、水彩及印象派技法,各有特色卻又和諧。他介紹作品《靈霄岩秘境》時說:「畫中光線結合西畫的透視技法,使平面的山水具有空間感和立體感,遠看畫作的視覺效果更明顯。」

  香港美術專科學校畫廊位於九龍油麻地彌敦道438號(九龍中央郵政總局對面)。展覽詳情可電二三八五九九二九查詢,或瀏覽網頁:www.Art.edu.hk。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