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母親節。哦,吃飯購物恐怕不是我那杯茶。如果允許我說出母親的心願,我希望作子女的,在了解世界的同時,也應了解自己的家庭、自己父母。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特點,孩子也都是被動來到這個家庭。如果令孩子失望,真心抱歉。命運跟前,父母的選擇也是很有限的。
反智時代的獨立思考不合時宜,殊難堅持。不過,我仍然希望我的孩子養成閱讀思考的習慣,即使你至今不認同也無妨,務必讓你的後代品嘗到這一人類獨有的甜美果實。
我兒子曾說:「我不愛閱讀就是因為你從小逼我!」我無力反駁此說,也許真是錯在我不得法。但是作為至親的血緣關係,兒子這麼討厭文字,也因此反感母親,我的確無法釋懷。反智世風下,自恃精神是「無形資產」已成自說自話。社會普遍信服的是依賴物質的精神平衡,然而物質主義也因此扼住人類咽喉,使人失去更多自由而不知。
寫作的寂寞也並非我獨有。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我任職副刊編輯時,《光明日報》副刊編輯韓小慧,曾經代表一班女編輯訴苦:女編輯的子女普遍抗拒閱讀、寫作。
值此母親節,我渴望我的孩子,能作為最理想的讀者,對母親的寫作給予最起碼的關注,輕輕的撫慰。不要說「看了標題就無胃口」。我寄望「文字打敗時間」的一日,哪怕我已在另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