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戰國獸首陶鼎獨特\李英豪

時間:2017-05-09 03:16:08來源:大公網

  戰國時代燒製的灰陶和黑陶器,完整留存至今者極少。收藏家大多注重漢代的陶馬、人俑、陶塑倉樓水榭,以及唐代三彩陶俑;其實,到處近仿贋品一籮筐,觸目皆是,反而鮮見仿造戰國陶器,大家認識也不多。

  春秋戰國時代,陶塑作品俱屬手製;多塑各種動物(包括神話傳說者),少造人物雕塑。例如陶鳥、陶牛頭、陶龍首、陶龜和陶蛤蟆等,形象生動逼真,富創意、美感與情趣;雕塑品也和現實生活相結合。鳥獸的造型獨特,雖然有些誇張或近乎「半抽象」,但是多雄渾有氣勢,且帶點神話味道。主要以泥質灰陶作日用器皿,另有用夾砂陶者。

  像附圖,為戰國時期越窰所燒獸首(疑是龍首)圓匜形三足陶鼎,高約十五點一公分,直徑約十三點六公分。通體印雲雷紋;雙目圓凸,額橫飾花形冠,嘴肖蛙形,三足作獸蹄狀,後有短尾;口沿兩側豎方曲形耳。手藝熟練,壓磨光滑。竊以為不光是一件實用陶器,更是珍奇的古代雕塑藝術結晶。

  從前,於江西省博物館,曾見造型大同小異的戰國雲雷紋黑陶獸首鼎,乃一九七九年在貴溪墓葬出土。另曾見戰國晚期青釉龍首三足陶鼎(高約十四點九公分),形制相同,但全器燒潤亮鮮勻青釉,皆甚罕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