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大選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高顏值浪漫政客形象甚為討好。目前法國想保留歐元的人仍佔多數,馬克龍屬親歐派,當選機會佔優。至於脫歐派的對手勒龐,作風強硬,爆冷當選的話,法國脫歐風險甚高,歐元解體風險不容勿視。
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一樣,勒龐的「法國優先」核心是透過全民公投,決定法國應否脫歐和恢復使用法郎,她支持向在海外設廠,但將產品運回法國銷售的法國企業,徵收高達35%關稅。勒龐的辣招還有主張對僱用外國人的企業徵收10%「懲罰稅」、政府公共項目招標必須以法國企業優先。由此看來,勒龐的「法國優先」政策及保護主義主張,基本上與特朗普的同出一轍。
馬克龍被廣泛預期必勝,雖然他的經濟政策似乎較為溫和,但這位法國前任財長,實際上想推行大膽的經濟及政治改革,他的改革構思包括在歐元區設立一位財長,制訂整體歐元區財政預算制度,在法國削減企業稅率,由33%降至25%。馬克龍甚至對德國說,必須停止對削減預算赤字痴戀,話雖如此,馬克龍的改革大計,得不到德國的祝福是沒法推行。法國是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在歐洲具備經濟和文化重要地位,今年的法國大選是關乎捍衛歐元之戰,馬克龍若能以高票勝出,至少會為未來歐洲帶來更多經濟復甦的時間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