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此次展覽展出多幅大尺幅立軸畫作及書法作品\大公報記者湯艾加攝
【大公報訊】記者湯艾加報道:由崑崙書畫會主辦的「高勵節書畫展」正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展覽館舉行,展出近七十幅高勵節的精品大尺幅畫作。展品創作年代跨度逾五十年,內容包含山水,猛獸、人物、花鳥以及書法等不同主題的作品,展示高勵節的藝術成就。
展覽於前日舉行開幕禮,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立法會議員馬逢國、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館長姚進莊、廣州市番禺區文廣新局局長何穗鴻等出席。
開幕儀式上,高勵節向祖籍番禺博物館及其父親曾學畫的十香園博物館捐贈自己的書畫作品各八張,其中部分捐贈的作品來自本次展覽。
鍾馗「吃桃」添童趣
是次展品中,有高勵節最愛的山水畫,特別是數幅描繪華山景象的作品,畫出了華山的氣勢磅礴以及他對於華山濃烈的感情。還有一幅《唯我獨尊》,該畫原作是高劍父的經典作品,高勵節為了臨摹學習,專門前往番禺博物館臨摹此作,他說,寫獸口的精髓在於眼睛的描繪。
展場亦有多幅書法作品,如大尺幅的《蘭亭集序》,以及近半年新作《散氏盤》。而畫作《增福增壽圖》描繪的是鍾馗吃桃的有趣場景,作品一改鍾馗過往兇煞表情,多了幾分童真趣稚。
展覽現場,高勵節已踏耄耋之年依舊神采奕奕並不斷虛心向師兄弟請求指點。高勵節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享多年來的創作心得,他說「書畫同源」,故寫好書法對於寫畫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因書法講究的是線條的美,且下筆必須精準,書法中一點點的瑕疵會非常明顯,這不同於寫畫,若有不恰當的地方用其他顏色或筆法彌補即可,所以要寫好書法非常難。
須知書畫本同源
他回憶,師父楊善深教他的第一種字體是大篆,而他最愛的也是大篆。對於學習書法,高勵節說,不必一定要從什麼字體學起,但是入帖之後一定要出帖,練習某些字體特別難出帖,如草書。這時候寫畫就是一種很好的出帖的方式。
記者好奇詢問,為何他師從楊善深而非身為嶺南派創始人的父親高劍父時,他說:「父母教子女很難教出來,因為親情的關係有時狠不下心,所以我也沒有教我的子女書畫。」他更透露,過去,除了家中固定的傭人,其他人不可進入父親的書房,連母親和子女也不例外;父親並警告傭人,書房地面不論散落何種紙張也不可棄掉。「高勵節書畫展」舉行至今日下午五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