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往京都,除了欣賞聞名遐邇的古蹟,還愛逛古蹟附近的街道。在那兒,不難見到三五成群的青少年,以及打扮時髦的女子。
到始建於七七八年的清水寺,要先經過一些街道,當中不乏有點斜坡的小街小巷,這類坡道,日文叫「坂」:清水坂、二年坂、三年坂、五條坂、八坡坂等等,名字聽來令人有「嬌小玲瓏的女子」之感。小可與家人自由行到京都,搭的士往清水寺,以為下車之後面前就是該寺,卻原來,由於寺前的坡道狹小,逛坡道的行人又眾多,汽車不好進去,我們不能不下車,穿過街道,步行到該寺去。下車時其實已經看到清水寺外貌,僅幾百碼之遙,步行十來分鐘就到了。遊完清水寺,徒步折返坡道逛逛,之後也逛附近其他較大的街道。
這一帶的商店很具特色,古味甚濃。我們進入幾家店子,甫進去,就看到寫在店內牆上幾行醒目的大字,那是該店的自我介紹,多是標榜其歷史怎樣久遠。商店售賣的物品種類繁多,陶瓷器舉目皆是。扇子有紙扇、竹片扇、絹扇等,扇面上有通花圖案、繪畫,驟眼看去,與中國扇子無大差別,都秀麗、典雅。食肆也很多,其中有醃製小食如蘿蔔乾、鹹魚仔,有在大瓦缸內盛着散賣的,也有已經包裝好,小包小包的,都很乾淨衛生。蘿蔔乾,類似韓國泡菜,鹹鹹酸酸的,啖來胃口大開,越吃越想吃,越吃越想找大餐吃。也有售草餅的,與在港的日本零食店所售的草餅類同。小可覺得奇怪,屬世界著名的日本景點如清水寺,周圍商店的物價,與日本非旅遊區商店的物價竟沒有太大差別,前者並非獅子開大口,大肆「斬客」。小可曾在大阪一家大百貨店買過一包即食鹹魚仔,來到京都清水寺附近的一家店子,見到相同的鹹魚仔,價錢都是一樣的。清水寺附近商店,也有豆腐和豆製品店,也搶人眼球。
此外,還有吉蒂貓(Hello Kitty)店。吉蒂貓是日本一家公司於一九七四年所創的吉祥物,遠銷國際,至今仍然大有市場,尤其大受美少女歡迎。當日所見,大群少女圍着該店忙碌地揀選心儀的吉蒂貓產品,小聲講大聲笑,樂不可支。更有日本筷子專賣店。日本筷子外形有趣,木質堅硬,筷子頭尖尖的。中國人用筷子把米飯撥進嘴裏,港人叫「扒飯」。日本人是用筷子夾米飯進嘴裏的,他們的米飯多帶黏性,「夾飯」而非「扒飯」。日本筷子頭尖且有點鋒利,追源溯始,日本人很愛吃魚,這樣的筷子可以幫助挑起魚肉而使用者又不必太用力,魚肉給挑開後魚刺又可以輕易被去掉。當日所見的日本筷子,上面滿是圖案,眩人眼目。此外,也有各種大小的刀的專賣店,陽光照射過去,金光閃閃。
可能由於當日是學校假期,但見樣貌清俊的學生三個五個的聯袂逛街,也有戀人邊逛邊喁喁細語,穿和服的男女偶爾出現,加上洋遊客等等,諸色人等,異常熱鬧。日本人一般打扮整齊才外出,女的不論年紀,多數花枝招展,要是外出匆忙,來不及化妝,便會戴個口罩遮掩一下。小可當日往清水寺途中,見到的三位妙齡日本女子,從頭到腳都打扮得很艷麗。遊完清水寺,準備到別的景點時,又在附近街道遇見她們,可見那幾條街道都是四通八達的。
當今美人美物夾雜於古物古蹟之間,有古也有今,乃歷史軌跡一路沿襲下來,順物隨心,沒有彆扭,只有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