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以愛之名敬世界

時間:2017-05-03 03:15:48來源:大公網

  圖:艾敬新書發布會現場

  「一九九七快些到吧 我就可以去香港」,二十年前這首來自內地女歌手艾敬的《我的1997》唱出了無數人對香港的嚮往。二十年來,放下麥克風拿起畫筆,艾敬完成了從歌手到職業藝術家的華麗轉身,但她和香港的故事仍在繼續……/大公報記者 孫 琳

  四月十八日,北京三里屯Pageone書店,艾敬帶着她的首部全英文著作《Aijing Love Art 2007-2017》亮相。二○○七年至今,艾敬以職業藝術家身份亮相已整整十年,這本在內地與香港同步上架發行的畫冊和文集見證了她的蛻變,也是她獻給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一份特殊的禮物。

  新著慶香港回歸20年

  艾敬曾被譽為中國最具才華民謠女詩人,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祖國,她憑藉一首《我的1997》風靡了亞洲。

  隨後的一九九九年,艾敬的音樂生活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轉變,她的第四張個人演唱專輯《中國製造》在內地發行受阻,「這使我有了一次重新梳理自己生活軌跡的機會,或許我的內心早已經渴望這樣一次轉機,我開始學習畫畫。」

  在紐約一家書店裏,艾敬第一次接觸普普藝術家Keith Haring的作品,「那是第一次我感覺到流行音樂與視覺藝術存在着某種關聯,我似乎讀懂了當代藝術,我發現它們之間的創作過程也有很多近似的手法……」從此,「Love」成為艾敬的符號,正如她的名字寓意—Love and Respect,愛和敬。

  「藝術創作要尋找到自己的語言,這幾乎是一切。」視覺藝術是艾敬音樂創作的延續,與人們最常談論的愛情不同,「LOVE」包含了對環保、和平、親情等寬泛的具有社會意義的大愛。每個「LOVE」後面都有艾敬的生活經歷和感受,她堅信不管順境逆境,把磨難沉澱在心底化作養分和動力,用愛去創做愛,當愛成為信仰,藝術是主宰愛能夠到達的地方。

  自二○○七年被邀請作為職業藝術家參展,到現在正好十年,艾敬說寫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給這十年做一個階段性的總結和彙報。一九九六年,艾敬無意間走進香港銅鑼灣Pageone書店,瞬間被其中包羅萬象的書籍深深震撼,豐富的外文書更使她念念不忘。

  用愛化解矛盾爭端

  這種偶然促使她在創作這本畫冊時,採用了一半視覺一半文字的呈現方式,也促使她將Pageone選為新書發布會場地。

  整本畫冊分成了三個章節,以倒敘的形式展示十年來的創作,使閱讀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艾敬的藝術創作,收錄了諸如Armory Show軍械庫藝博會總監Benjamin Genocchio、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趙力、華盛頓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館長Melissa Chiu、中西圖像學、中國明代藝術史研究員劉晶晶等專家關於艾敬的評論文章,以及艾敬的藝術作品和她親筆書寫的創作歷程。

  艾敬在自序中寫道:「我相信,正因為這個社會紛亂不斷,我們更加需要嘗試學會用愛來看待這個世界,用愛來化解矛盾和爭端,把我們經歷的苦難提煉成美好純粹的視覺作品,分享給大家。」

  今年五月三十一日至六月七日,艾敬將帶着她的作品參加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敘事中國.水墨中國──香港回歸二十周年藝術展」,香港市民將有機會近距離感受她對「愛」的表達。

  (艾敬工作室供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