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古都洛陽賞國色\朱昌文

時間:2017-05-02 03:15:40來源:大公網

  圖:賞花遊客在公園拍攝牡丹美姿\作者供圖

  每年暮春時節,洛陽牡丹漸次盛開,姹紫嫣紅,綽約多姿,雍容華貴,點染成滿城秀色,因而吸引無數中外遊客前去觀賞。早前筆者趁着第三十五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正在隆重舉行的好機會,與朋友結伴前去訪遊這個嚮往已久的千年帝都,領略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形容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熱鬧盛況。

  懷着興奮的心情踏上河南省這個歷史文化名城,感受到它周圍都充滿魅力,值得仔細觀看的景物太多了,心中卻不禁暗怨自己讀書太少,對洛陽這個古都過去幾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知識太貧乏。不過值得欣慰的是,現在終於有機會來到這個「大課堂」,補上一節生動實在的歷史課,不枉此行。

  洛陽市現有七百多萬人口,它位於中原地區,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是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東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國務院認定的首批二十四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二○一一年被聯合國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稱號。洛陽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自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開始,前後有十三個正統朝代以其為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權數量最多的都城,它擁有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建城史和一千五百年建都史。洛陽有三項六處世界文化遺產,數量僅次於北京市。眾多名勝古蹟之中以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以及武則天坐朝聽政、朝拜禮佛的天堂、明堂等最為人們熟悉和樂道。

  說起洛陽,最多人首先想到的會是被譽為「萬花之王」和「國色天香」的牡丹花。宋朝大文學家歐陽修有詩云:「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令洛陽牡丹的美名傳揚遐邇。洛陽的牡丹品種繁多,花色奇麗,自古即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盛名。牡丹被定為洛陽市花,每年四、五月間舉辦牡丹花會及牡丹燈會。從一九八三年起,洛陽至今已連續成功地舉辦了三十五屆中國牡丹文化節,而且是唯一國家級的花會。

  今年的第三十五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於四月五日至五月五日舉辦,以「相約千年帝都,共享國色天香」為主題,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中,以文化活動為根本,以賞花活動為主線,以開放招商為重點,內容涵蓋了文化交流、賞花旅遊、經貿會展、體育休閒等多個領域。節會在市內多個公園及龍門石窟、白馬寺等三十五個景區同時舉辦。

  筆者與朋友在洛陽度過了五天快樂時光,到過國花園賞牡丹,也到過龍門石窟、白馬寺、天堂與明堂、大運河博物館等名勝遊覽,同時到過麗景門古城看平民百姓的街巷風情,還出席了場面壯觀、節目多姿多彩的牡丹文化節開幕晚會,大大開了眼界,大大增長了對洛陽歷史文化的認識,也看到今天這個古都在各個建設領域煥發的新顏,印象深刻,收穫實在豐富,我的腦袋需要慢慢體會、消化。

  在各個舉辦節會的公園和名勝景點,雖然並非是周末、周日假期,但到處都遊人如鯽,摩肩接踵,紛至沓來,人人臉漾喜悅,興致甚高。我們在中國國花園流連許久,捨不得離開,因為置身於一大片一大片色彩嬌妍、香氣沁人心脾的牡丹叢中,開懷不已,幾乎人人拿着手機拍攝與花爭艷的情景,以期留下美好的回憶。在這個面積廣闊的公園裏,盛開的牡丹多達三百五十個品種十三萬株,其中不乏稀有品種。

  各個舉辦節會的公園景點到處人頭湧湧的熱鬧情景,重現了古代「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盛況。據一位參與推廣旅遊工作的朋友告知,從四月二日至九日,洛陽主要景區接待遊客數量多達三百零四萬人次,其中我們曾遊的中國國花園賞花人數佔十二萬多。

  今屆節會令遊客感到特別高興的是,洛陽市政府實施了旅遊年票不受限、部分公園大幅減低入場收費和免費入場的惠民措施,減輕了遊客的開支,因而受到歡迎,人人叫好,相信今屆節會入場賞花和遊覽名勝古蹟的遊客會比去年大為增多。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