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標籤盒子的人生/一 度

時間:2017-04-28 03:16:17來源:大公網

  工作能力強就一定不會做飯,長得好看就輕浮或是靠臉吃飯,文科好的人理科思維就不行,嘴巴利索的幹活就偷懶,反之則嘴巴不利索的就能力強,等等。究竟我們的大腦中還有多少標籤,還有多少非此即彼的二分法選擇項?

  日本人天生潔癖,喜歡將什麼都放入收納盒子,然後小盒子裝入大盒子,一層套一層,收納對於家庭的整潔基本是正面的,不過如果思想都被套入一個個小套子再貼上標籤,就不那麼好玩了。

  人類在自己弱化自己,從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機器大生產成為主導,人變成機器邊上的螺絲釘,繼而開始流程優化,例如CMMI,精益等。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計算機科學帶來第三次工業革命,軟件系統替代了人工,而傳統行業的知識結構在進一步分化和細化,核心知識被少數人掌握,人類繼續被弱化。工業化大生產造就了幾代中產階級,形成固定的層次,擁有富足而不富裕的生活,而生活也如同在套子中,人生被定式教育,既定的發展軌道標準化,如同一個個既定的產品。

  出生伊始已經被裝入人生的各種小盒子,而此時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正在席捲而來,人類訓練的智能機器人今後會做知識遷移,也就是不同領域的知識可以組合,一個機器人既能寫小說、譜曲,又能做大量科學計算並不遙遠,而我們的思維依然停留在貼着小標籤的時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