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黃鶴聲執導《再世紅梅記》(1968年)劇照 /康文署供圖
【大公報訊】為紀念編劇大師唐滌生的百歲誕辰,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香港電影資料館(資料館)於五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二十五日,推出「百丈銀光:唐滌生百歲誕辰紀念展」,合共放映二十七部電影,以四個主題回顧一代大師的創作。多部影片設映後談,所有座談會免費入場。
六月十八日是唐氏生辰,資料館當日下午四時半,將在該館電影院舉辦「銀光生影:唐滌生的影、劇藝術」座談會,邀得劉燕萍、余少華和陳守仁探討唐氏創作生涯及成就。
唐滌生(一九一七至一九五九年)原名唐康年,是粵劇和電影界的編劇奇才。他一九三七年到香港投身「覺先聲劇團」任抄曲,同時隨名編劇家馮志芬、麥嘯霞等學習編劇。唐氏於一九三八年編寫首部粵劇作品,一生編寫了四百多部粵劇劇本,且不乏香港粵劇界的戲寶,當中逾七十部曾改編為電影。
任白搭檔演盡痴男怨女
是次專題放映分四個主題:「唐歌雪影」、「古為時用」、「生旦痴情」和「奇情公案」。「唐歌雪影」乃重點主題,精選十二部由白雪仙拍檔任劍輝擔演的戲寶。《畫裏天仙》(一九五七年)是任白的拿手愛情戲,唐氏平易活潑的曲詞活現了中國民間故事。
「古為時用」主題聚焦改編自唐氏的古裝劇目,並注入時裝劇元素的作品。粵劇戲碼《一年一度燕歸來》曾兩度被改編,一九五三年版本為時裝,一九五八年版本則為古裝,皆由芳艷芬主演。唐氏執導時裝片《紅菱血》上、下集(一九五一年),模仿荷里活黑色電影的手法,配樂混合粵曲小調與西洋管弦樂,凸顯古劇今拍的新嘗試。《夜夜念奴嬌》(一九五六年)由同樣以反串聞名的鄧碧雲及梁無相主演,兩大老倌顛鸞倒鳳,令人捧腹。
以「生旦痴情」為名的主題選映描寫痴男怨女的粵劇劇寶。《再世紅梅記》(一九六八年)改編唐氏為仙鳳鳴劇團撰寫的同名遺作,講述書生(陳寶珠)與戀人(南紅)遭丞相(梁醒波)忌恨奪愛。
導演李鐵以全電影角度再次搬演《紫釵記》(一九七七年),由任劍輝和白雪仙的愛徒龍劍笙與梅雪詩主演;當中〈劍合釵圓〉更是絕妙,調度優美且氣氛推進得宜。
至於「奇情公案」主題則展示唐氏如何把西方奇情和懸疑片的案情融入中國傳統故事中。《紅菱巧破無頭案》(一九五九年)講述半日安為與鳳凰女私奔,殺死妻子,再布局令人誤會死者為鳳凰女,圖瞞天過海……
西片奇案糅合民間冤情
是次節目由陳守仁客席策劃,阮紫瑩協助選片。該節目是「中國戲曲節2017」延伸活動之一。二十七部電影中有十三部電影在每周五上午十一時的「影畫早晨」場次放映。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電話:二一一一五九九九,網址:www.urbtix.hk)發售。節目查詢可電二七三九二一三九,或瀏覽康文署網址:www.lcsd.gov.hk,搜尋「唐滌生百歲誕辰紀念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