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代,中國文人筆下的《桃花源》、《西遊記》,外國文人筆下的《七個小矮人》、《愛麗斯夢遊仙境》等,都是讀了之後久久不能忘記的作品。作品裏面描述的環境,令人回味和嚮往。那些美麗的景觀和單純的人文生活,不是作者憑空想像的,很多是他們童年的經歷,對人生美好的憧憬。但是到了當今,那些故事已經很難重現了!現代人很難拋開干擾,遠離烏煙瘴氣的網信,也很難活出與常人不一樣的新鮮。
喬治和海倫的家,是傳統的、美國北方洋基佬式的家庭,英語叫yankees,也是大多數有責任感的美國家庭之一。洋基佬傳統的特色,在於尊重多元,重視教育,支持亂中有序的結構。夫妻倆的日子過得簡單而平常,飲食由海倫親自做,即便有錢,也不請保姆。家居布置自己動手,獨到而實際。他們在享受現代工業文明的同時,尊重自然,符合常理地生活。
每天早晨,夫妻倆坐在早餐廳,一邊吃早餐,一邊看報紙看股市。早餐是固定的牛奶麥片加香蕉或藍梅,幾十年不變。早餐廳外,泳池水波盪漾,草坪綠茵茵一大片。康州一年四季陽光充足,天氣優良。遠處能看見碧藍的天、秀麗的山、婆娑的樹。花園裏有一些盆栽,每天需要打理,如薄荷、紫蘇、意大利香草和中國芹菜。如果家裏偶遇蔬菜缺貨,去院子,可解燃眉之急。
到了晚上,他倆常常坐在院子裏,享受四周的靜寂。滿天的星斗,月亮吊在半空,月光如水銀瀉地。有一次喬治對Joy說:「坐在夜晚的星空下,能激發思維,產生想像」。如遇明月皎潔,月光斜斜地射進院子、卧室、走廊,處處一片明亮,那亮度,堪比三五瓦的日光燈。童年讀過的哪一本書,當中有一段描述主人公的學習境況,說是他家境貧寒,買不起燈蠟,晚上要借月光學習。書中描寫的情景,我想是可以信服的。
我欣賞他們一大家人聚在家裏吃飯的氛圍。大家侃侃而談,聽父母談生活、談教會、談生活中的細細碎碎;聽兒女和媳婿說公司、說社交、說人情世故的艱難;也聽孫兒孫女們議論學習、友誼和校內校外的趣事。這個家的人,有濃郁的人情味,家庭觀念強,兩性關係嚴謹,把感情看得勝過金錢。他們相信,親人之間不經意流露的東西,一定是人生的真諦。
Joy對他們家的環境充滿好奇,那裏完全不同於在香港自己的家。海倫告訴她,院子裏常有花栗鼠出沒,她便去找,尋思找出點蹤跡。當發現一個花栗鼠的洞時,她就叫他們去看。喬治蹣跚着步履走去,說:「花栗鼠對草坪造成破壞,但那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必太在意。」「是的,自然界需要平衡。」Joy說着想着,在她年輕的心裏,多了一份對大自然的尊重。
世態繁雜,雖然不能迴避,而創造機會把生活變得愜意一點,倒也是做得到的。約朋友到郊野探秘,與家人外出野炊,收穫溫馨的同時,丟失一樣物品,刮破皮膚流點血,都是可貴的經歷。
無論是高低還是貴賤,無論是大名鼎鼎還是默默無聞,我們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自己的細節裏。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夠在細節中品味出快樂的點滴,有的人卻不能。喬治和海倫屬於前者,這與他們的經濟條件無關,卻與他們的生活態度相連。桃花源,在他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