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我們之後」展人類虛實未來

時間:2017-04-12 03:15:52來源:大公網

  圖:展覽一開幕便吸引大批觀眾前來觀展/大公報記者夏微攝

  【大公報訊】記者夏微上海報道:K11 Art Foundation與紐約新美術館(New Museum)共同呈獻的「我們之後」展覽正於上海chi K11美術館舉行,這是雙方首個在中國舉行的大型合作項目。是次展覽匯集十五位中國及國際的新晉藝術家,共同探討如何運用代用人物、替身和化身重新定義「何為人類」這一概念,展出雕塑、裝置、攝影、現場表演、錄像和融合虛擬現實等多媒體作品。

  網絡遊戲猶如現實生存

  隨着人工智能的興起,社交網絡遊戲,以及扮演不同新生角色的過程,現已成為日常生活和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個人、感覺、產品、價值和信念的代入一直擴闊着人類生命的界限和提供更多可能性。在「我們之後」這一展題下,藝術家運用不同媒介和創作手法,放大現今社會的情感面貌,並預測人類未來的生存狀況。

  藝術家李燎所創作的現場表演作品《僵局》更是將虛擬世界與現實結合,觀眾走入展廳便可看到六位專業電玩高手坐成一排,現場大玩網絡遊戲《英雄聯盟》;但玩家需要遵守藝術家設定的一套阻礙他們勝出的規則,這好比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亦須遵循社會生存法則,人生如遊戲,要麼因為對手太過強大而輸掉比賽,要麼便頑強防守雙方陷入僵局。藝術家林科的錄像作品展示他在線漫遊的狀態,反映出平時的習慣和迷思已成為生活質感延伸的一部分。

  虛擬化身突破人類界限

  多元化作品《子宮戰士項目》講述在進化危機的背景下,「子宮戰士」以子宮為武器不斷戰鬥並拯救世界的故事,藝術家陸揚期望觀者以顛覆性的視角看待性別身份。美國藝術家Stewart Uoo的作品《生活如此多汁》將人體模型與不同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合成情境並置。在藝術家看來,虛擬化身有着很大的靈活性,它們可修改、可註釋、可精簡,以適應不同情境,依情境不同而因循不同的行為模式,現實中的人類亦如藝術家創作一樣,藉由這些虛擬化身將自我的生命界限不斷擴大。

  K11 Art Foundation創辦人及名譽主席鄭志剛表示,「我們之後」誘發中國及國際藝術家的全新對話,以嶄新且具啟發性的方法,匯聚世界各地的前衛實驗性藝術家。

  該次展覽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300號K11購物藝術中心內,舉行至五月三十一日。

  K11 Art Foundation將在展覽期間舉辦多場主題講座、藝術工作坊、兒童藝術教育等活動。詳情可瀏覽網頁www.k11artfoundation.org.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