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劉江華(中)與眾嘉賓啟動「城市藝裳計劃:藝滿階梯」開幕禮/政府新聞處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劉毅報道:若是將中國水墨繪畫置於城市階梯之上,將會呈現怎樣一番光景?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及香港藝術館五十五周年紀念,香港藝術館由今年三月至十二月舉行戶外藝術項目「城市藝裳計劃:藝滿階梯」,以館藏有關花卉內容的八十幅水墨作品,配合四季特色,分為四季裝飾在本港各區十四個地點的共二十條樓梯之上,令市民在社區生活中就可感受到藝術美。
作品80幅 花卉為題
該項目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香港藝術館籌劃,由政府「二十周年慶典基金」撥款,首季製作、設計及保養費用共計六十萬元,並於昨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行啟動儀式。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黃遠輝、博物館諮詢委員會藝術專責委員會主席羅榮生、創不同協作主席黃英琦、香港展能藝術會副主席鄭嬋琦、康文署署長李美嫦和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譚美兒出席啟動儀式並擔任主禮嘉賓。
劉江華出席啟動儀式時表示,這項計劃當中,香港藝術館選取以花卉為題材的國畫和文物,加上創意,展現在全港十四個文娛康樂場地的二十個階梯,更換裝飾藝術品順序依據春、夏、秋、冬四季,共有八十幅作品通過該計劃展現於觀眾面前。
是次用以裝飾階梯的畫作涵蓋古今國畫藝術家作品和文物,諸如吳冠中的《春雨》、趙少昂作品《紅棉》、丁衍庸水墨作品《鶴》等,現已裝飾有春季畫作的各區樓梯將於五月一日、七月一日和十月一日陸續換上配合夏、秋、冬季主題的畫作。
此外,香港藝術館還將聯同「創不同協作」及香港展能藝術會,舉辦多項教育活動和藝術家工作坊,並為傷健人士特別設計活動與導賞團。
社區裝點 城市藝裳
昨日活動現場,嘉賓站立階梯即以吳冠中《春雨》裝點,畫作表現手法較為抽象,藝術家沒有畫出明確事物,但從畫中形狀、色彩配搭和墨色濃淡,引人想像。除此之外,天水圍天暉路體育館樓梯、荃灣城門谷公園樓梯、荔枝角公園樓梯、香港公園內樓梯已分別以清代晚期刺繡《雙面彩繡花鳥紋荷包》、歐陽乃霑水墨作品《蝶蘭》、嶺南派畫家趙少昂的《紅棉》、《銅胎畫琺瑯開光「三羊啟泰」、「荷花鴛鴦」紋暖手爐》四件藝術品裝飾一新。
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譚美兒接受記者採訪時道:「除了配合四時之景選取應時藝術品裝飾樓梯,我們亦會根據樓梯所在環境特色選取作品用以裝飾,例如在香港文化中心附近,新人結婚多會在此留影,適宜選取清新淡雅、不會喧賓奪主的水墨作品;荔枝角公園樓梯充滿濃郁嶺南風情,則適宜選取嶺南派藝術家作品。」談及製作過程,譚美兒說:「首先,我們會給藝術品拍照,再將照片放大打印成鋁製貼紙,最後將作品剪裁成條狀貼在梯階上。」
查詢有關「城市藝裳計劃:藝滿階梯」和教育活動詳情,可瀏覽網頁、facebook專頁或電二七二一○一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