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於公司的人工智能的新技術開發,大家普遍感到人才不足。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對於解決方法的討論中,卻發現了非常有趣的現象。中國同事和日本同事坐在一起討論,中國同事說,去外面招人來帶領我們做,日本同事說,先讓我們搞明白這個東西才知道該招什麼樣的人才。為此,爭論了起來,在多元文化混合的公司中,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維方式,幾乎天天要面對。
日本和中國,表面看上去很相似,但近距離接觸卻有很多不同。典型的日本人思維是bottom up,而中國人的思維是top down。「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可以概括成為日本人的思維,甚至很多具體決策也要先積累很多實際數據和調查資料才肯做計劃。而「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可以形容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不拘泥於小節,不注重細節,先勾勒出整盤計劃不求精準,而直奔目的。在IT行業,好的日本技術人員往往對於一種技術鑽研很深,對於細節的技巧把握精準,甚至不查資料不看文檔,將代碼寫得行雲流水。而中國的技術人員對於不同的新技術都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很願意嘗試新知識,經常在新技術剛剛露出萌芽就已經迅速找到最關鍵的技術核心。
有趣的是,縱然是同事之間免不了同行相輕,互相有些抱怨,然而中國和日本的技術人員顯然有最好的互補和契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