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廣福義祠重修\陳天權

時間:2017-04-03 03:16:04來源:大公網

  圖:廣福義祠重修時將拆去門前上蓋,香塔置於別處

  上環太平山街的廣福義祠經歷了一百六十多年,已變得殘舊。東華三院近日關閉廟宇重修,更換屋頂木樑、清潔神像、翻新神樓及修補廟頂脊飾。最大的變動是拆去廟前的上蓋構築物,重現原來開揚景觀,在露天地方添置香爐給善信參拜。

  廣福義祠於一八五一年由十四位華商集資興建,供奉地藏菩薩,並安放客死香江而無法遷葬家鄉的先人靈位,故又稱百姓廟。後來成為垂危病人棲身之所,衛生環境日益惡劣,結果引起政府和社會關注,促成東華醫院的成立。東華其後接管廣福義祠,回復原來的廟宇。

  義祠分三進,第一進的門額刻上「廣福慈航」,那是光緒乙未年(一八九五年)重建的,門聯寫上「新廟慶初成,福澤長留,允合華英同作頌;舊基雖已棄,典型尚在,好偕俎豆共輸誠」。在第一進與第二進之間的屏門也是光緒乙未年的舊物,對聯為「菩薩眉低也,任人寰安落魄;檀那力廣權,將佛地妥遊魂」,說明了義祠的功能。

  正殿安放眾多神像,主神是地藏菩薩。一九九一年灣仔的濟公廟拆卸,濟公像輾轉遷入廣福義祠,放在地藏菩薩像下方。第三進如同祠堂的祀廳,放滿密密麻麻的先人靈位,部分附有黑白照片。這些靈位許多年來未有移動,東華三院今次藉重修廟宇機會更換靈位的木框架,讓先人有舒適居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