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清明過後又黃明\張茅

時間:2017-04-02 03:15:28來源:大公網

  又到清明。這時節,粉嶺和合石、荃灣先人墳墓孝子如潮,香燭載道,懷着慎終追遠的誠心,拜祭祖先,傳承中華古文化的精粹。

  清明春事 薄酒一杯

  清明又是一年春光明媚的節候,全家上沙田道風山庵堂拜祭,斜坡的小路,兩邊村舍隱約露出花木之間,有些小樹露出鵝黃嫩芽,枝上傳來悅耳的鳥聲,是城市享受不到的,杜鵑從平地的花叢飛到山坡的林間,唱着:「清明了,清明了!」繡眼圈、喜鵲、了哥也在林屋的樹椏上此起彼伏地鳴囀起來。

  伴着美妙鳥聲,在眼前出現是一塊大自然的調色板,又是青紅,又是橙、黃、紫、綠……山茶、蘭花、紫荊、炮仗花,清明時節想起杜鵑的故事,古代蜀國望帝把帝位讓給賢士,自己隱居鄉間,死後化為杜鵑鳥,聲聲:「不如歸歸,不如歸!」吐血花上,這花後稱杜鵑。遂有女詞人李清照「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的浪漫美句。路邊和山腰杜鵑花爛漫繽紛,把時節點綴春意撩人,不愁路上寂寞。新界少見杏花,若在江南,已是紅杏枝頭春意鬧。

  清明本附屬寒食節的一個小節,由氣節變為節日,原因是寒食禁火三日,活動沿續到清明,逐漸不再區分,清明更代替了寒食,演變為行山踏青,藉着花開清明的宜人季節,拜祭先人。清明詞中,雖有「路上行人欲斷魂」句,不忘問牧童哪裏有喝酒地方,更多的詞詠,描述萬物甦醒的清明景象。

  踏入中年,那時我愛讀一首青春不老詞,書寫下來掛在壁上,詞曰:「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喚得笙歌勸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依舊,青春原不老,君知否?」詞中春色、春柳、春酒,喝這一杯,請君長記「青春不老」!

  杜鵑嬌嬈 紅棉如炬

  半山杜鵑花開了,坐在巴士沿花園道而下,動植物公園小斜坡,杜鵑花散植在草被上,忽想折一枝回家,插在瓶上。

  有說杜鵑不宜家裏種,不屬家花,非瓶中物。「杜鵑啼血」說的是周朝望帝杜宇的故事,他退位讓賢,是好皇帝,因為花紅似血被誅連,我以為似失公平。古人讚杜鵑花潔白、奔放、思鄉,花期開在清明,是上天獻與先人禮物,俗稱清明花。

  這裏每年一次觀賞杜鵑花活動,禮賓府接納大眾入內參觀,市民扶老攜幼園中賞花,拍攝花朵美態,花前拍「全家福」,流連忘返。外地有櫻花節,一年一度吸引遊人。香港舉辦大型花卉展覽,卻沒有既定的花節,杜鵑花大規模的觀賞活動,不在櫻花之下,杜鵑雖不是家花,但愛在大自然中,雖無杜鵑花節,卻是不定名的花節。

  從國際機場乘巴士出市區,沿着北大嶼山公路而行,兩旁杜鵑盛開,白的如雪,粉紅如少女,它喜歡哪裏就開在哪裏,無拘無束,不受四周環境的束縛,城中屋苑,新界的村屋小花圃,到處有它的身影。

  在公園或村地,常見伴着杜鵑花的,是體型碩大,高聳入雲,花朵大而火紅的木棉樹,這時也在開花。杜鵑鋪地而開,木棉卻高高地開,開在空中,開到雲端,像點燃着的燈火,像個壯漢,像挺拔的偉人。它不顧一切地往高增長,不向兩邊彎曲,挺直的一往無前,它是四周林木的先導,難有比它更具英雄性格的。伴着這碩健軀幹的木棉花的杜鵑花似是嬌艷女孩,流露若怯溫柔,花朵綻出更美。杜鵑花不是我想像中的這麼嬌小的。紅棉像一把火炬,遍地而植的杜鵑匯成花的海洋,讓遊人徉徜。

  黃明時節 吟詩會友

  過了清明,又是什麼時節?偶然從書中看到,清明過後一日,便是黃明。

  「冷風疏雨過黃明。」這是清明時節後第二天的黃明時節了。

  清明時節,這是傳統習俗。在氣候來說,到了這一天,自然界的景象生機勃勃,像經過洗滌那樣的清新明麗。

  黃明緊接清明,在節令上它有什麼特徵?翻開書籍,找不到解釋。

  「喜見柔桑開雀口,清明明日又黃明。」昔日詞人對黃明氣節的吟詠十分細膩。

  桑樹到了黃明,便長出鵝黃的雀舌,古人觀察自然界記錄了這種現象。

  這便想起了桑基和連着桑基的魚塘,故鄉的清明,和故人去後。

  清明夜讀,故友的著書,他離開世間幾個年頭了。

  與其說是看書,不如說借手上的書懷念書的作者吧。

  他是廣州嶺南大學教授金應熙同學,梁羽生學長,香港大富家族,放棄繼承家族事業,投身報業,遺有翻譯論述着作。他寫作認真,這些短篇的每一句遣詞用語,我知道都不是輕易下筆的,他推敲一個字,一句話,自己想出來了,還要徵詢別人意見。

  我常常被他拉到附近餐廳聊天,他寫文章的靈感,在啤酒杯裏出來,偶爾聽到我胡亂扯幾句,他立即放下酒杯,從穿了十多年的西裝袋裏拿出筆和小本記下來,他的認真,反使我感到說話太輕率了。

  那時還不是清明世界,大氣渾濁,他有許多困惑,他還是盡力去想,去做,努力地寫。第一本譯文的新書出版的時候,他又高興地扯我去喝啤酒,一邊喝,一邊又掏出小本,記下題材,準備第二本書寫些什麼,這時候,才見他笑得那樣舒暢。

  忽然那一年的清明過後,聽到他離開我們的消息。相隔我們一起喝啤酒不過十數天時間。

  他在清明節過後離去,那時候使人感到寒氣侵人而來,還不是那麼清明。

  今年的杜鵑花彷彿分外明艷,一個清明的氣象來臨大地,卻惜故人早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