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姑蘇女子「白」字緣/陸琴華

時間:2017-03-29 03:15:56來源:大公網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這是白居易《琵琶行》裏的幾句詩,《琵琶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之一,詩中塑造了一位早年因彈琵琶而聞名京城的琵琶女子形象。這個擅彈琵琶的女子在蘇州一位女子幼小心靈裏就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這位蘇州女子不是別人,就是清代散文家沈復的妻子─陳芸。陳芸是沈復舅舅心餘的女兒,名芸,字淑珍。

  「學語時,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誦。」沈復在他的《浮生六記》裏說他的妻子還在牙牙學語時,其舅舅心餘先生就向他的女兒口授白居易的《琵琶行》了。「生而穎慧」的陳芸呢,很快就能背誦上來。陳芸長到四歲了,她的父親因病離世,可是父親生前口授給她的《琵琶行》還記憶猶新。那個時候,陳芸的家境也一落千丈,陷入低谷,家裏窮得連鍋都要揭不開了。到了十來歲時,陳芸靠女工給人做活,增加收入,家境有了一定改善,以至於弟弟上學的費用也有了着落。一天,陳芸在放書的竹筐裏發現一本書,好奇之餘,拿出來一看,不是別的書,正是自個牙牙學語時父親口授的那本《琵琶行》。是機緣巧合還是命中使然?陳芸激動興奮不已,一行行讀來,竟然也認識了不少。也就是女紅之餘,她學會了吟詩作詞。沈復在他的《浮生六記》裏提到了陳芸創作的兩句詩:「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儘管是悲秋的兩句詩,措辭新穎獨到,意境優美,初步顯示了陳芸的才華。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書籍千千萬,作家也不計其數,在幼小時期,陳芸怎就偏偏結識了白居易呢?說白居易是陳芸的啟蒙老師一點兒不為過。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其詩中常將想像、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詩歌特點豪邁奔放,飄逸若仙,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一次,婚後的陳芸和丈夫沈復促膝而談,在談到各種古文尊崇哪一家為好時,陳芸說:「古文全在識高氣雄,女子學之恐難入彀;惟詩之一道,妾稍有領悟耳。」原來古代散文的境界全在於見識高遠、氣度雄渾,像她這樣的女子學散文恐難以到達那樣的境界。只有詩歌這種題材,她或許還能稍微有些領悟,自謙之情溢於言表。既然陳芸能夠領悟詩歌,那麼被人們稱為詩聖的杜甫和詩仙的李白,陳芸會喜愛尊崇誰呢?於是他們夫妻二人就有了下面一段對話,聽來饒有趣味,悅人耳目,也令人折服陳芸的一番高見。陳芸對沈復說:「杜詩錘煉精純,李詩瀟灑落拓。與其學杜之森嚴,不如學李之活潑。」一開始沈復並不贊同妻子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疑問:「工部為詩家之大成,學者多宗之,卿獨取李,何也?」陳芸進一步發表她的一番高見:「格律嚴,詞旨老當,誠杜所獨擅,但李詩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種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愛。」陳芸的這一見解,並非是常人的抑杜揚李,只不過是自己的所好罷了,她對丈夫解釋:「非杜亞於李,不過妾之私心宗杜心淺,愛李心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沒想到時空相隔千年,一位名不見經傳,初識文墨的弱女子竟然對李白這麼情有獨鍾,真令人倍感驚訝和嘖嘖稱奇。沈復對妻子陳芸說:「初不料陳淑珍乃李青蓮知己。」

  沈復字三白,江蘇蘇州人,生於清乾隆二十八年。據文字記載,沈復並非文人墨客,只是個遊幕行商者流。年幼時曾跟金沙一于姓女子訂婚。等到那于姓女子長到八歲了,不幸生病離開人世。沈復十三歲時,隨母親歸寧,在舅舅家邂逅陳芸,被陳芸的聰慧柔和所打動,從此心中便念念不忘這個女子。如何才能跟這個女子形影不離,朝夕相伴呢?沈復大着膽子對母親說:「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沈復母親也可憐這個四歲就沒了父親的外甥女,就用一枚金戒指作為婚約,為沈復和陳芸訂了親。婚後,沈復從妻子陳芸的言談舉止中得知白居易是她的啟蒙老師,李白是她的知己,就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自個的字──三白。他對妻子陳芸說:「余適字三白,為卿婿,卿與『白』字何其有緣耶?」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緣分就是緣分,純屬偶然或巧合,沒有規律可循,不需要任何解釋。陳芸也只能一笑了之,感嘆這就是緣分。能有緣相識,相聚,就是莫大的幸福,當倍加珍惜。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