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李小可「水墨家園」展魅力

時間:2017-03-25 03:16:04來源:大公網

  圖:李小可作品《遠古的回聲》

  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李小可第一次隨七十高齡的父親李可染上黃山寫生。之後,李可染未再登黃山。如今,已過古稀之年的李小可仍然每年多次到黃山寫生,不過,此時他筆下的水墨家園更為遼闊:北京、西藏、青海、甘肅……經過數十年淬煉,古都北京、西藏、黃山成為他藝術創作「水墨家園」系列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

  大公報記者 熊君慧 文、圖

  「藝術是生命所經歷的歲月的痕跡。」李小可說,當回顧過去,自己好像是人生旅途的一個行者,作品就是我這個行者在探索的荒途中所做的「活兒」。

  內容豐富 角度全面

  「水墨家園.近觀可意—李小可作品展」正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展出,近一百六十幅作品中有三分之一是新作。評論界認為,這是展品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角度最全面的一次展覽。古都北京、西藏、黃山成為藝術創作「水墨家園」系列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以鮮明的繪畫語言、風格受到專業界的肯定和好評,同時得到海內外收藏界的關注和歡迎。

  「家園是我們所處時代和賴以生存的自然,傳統文化同樣是一種家園。當你走進去時,它會給你帶來深深的感動和無限的表現空間。」李小可說,藝術家難的是要把這種感動轉化為個人化、程式化的繪畫語言,這需要用「藝比天大」的態度去感悟、實踐,才有可能實現這個轉化。

  除了童年到美院附中學畫的初級階段之外,李小可在山水畫方面的起步是在「文革」結束之後隨父寫生開始的。在這四十年間,李小可以「苦學派」的精神,絲毫沒有懈怠於寫生的路途之中。從早期的代表作《宮牆》參加「北京風光展」開始,他受到了包括他父親在內的業內外人士的肯定,為他確立了以後在這條路上行走的信心。

  延續和發展「北京系列」是他藝術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僅僅是《宮牆》的淺嘗輒止,「就如同打井放棄了一眼已經看到潮濕水氣的井」(陳履生語),堅持往下就能看到水,甚至是一眼優質的水井。「我深愛自己的生活的地方,對北京有特殊的情感。」李小可說,憑着一股力量,他將「北京系列」變成了具有他個人符號化的題材,並向「家園系列」轉化,同時,他繼續在深化藝術語言方面努力,尋找與筆墨形式的契合。

  在樹木掩映之中,李小可弱化了建築僵直的線條,而像處理傳統中國畫中的雲煙一樣,空白的平行與交錯的城市道路顯得是那麼自然,而又合乎中國畫的審美方式。這裏,路非路,雲非雲,煙非煙。而以路中的行人明示這是道路,可並不是車來車往的人聲鼎沸,相反,卻以靜謐表現出了他自己對美好家園的憧憬。

  從「北京系列」到「水墨家園」,李小可的水墨畫已經進入到形成特色而至成熟的境界。他那極具形式感的畫面表現,不僅傳承了李家山水的風範和品格,而且將李小可的個人特色推進到學術的平台之上,人們通過它看到了中國水墨的魅力。

  著名美術評論家陳履生說,從表面上看,李小可所傳承的是李家山水,實際上他所傳承的是自齊白石以來的與現實和生活的關係,這也是李家山水的命脈。在李小可的筆下,山水的意象以及筆墨的氣韻在新的時代流向中不僅去除了古意,而且時代的特色則成了與新的日常生活相關的內容。李小可堅定了通過寫生來獲得現代山水發展的道路。

  李小可將熟悉的北京解析為幾種符號:雪中的灰瓦,相互穿插輝映的槐樹、棗樹,白塔,人力三輪車……這幾個感動人的視覺符號加一起,調出了老北京灰黑而清冷的感覺:一輪灰紅的太陽,映照出雪後的灰蒙;四合院帶有流動的樹蔭光陰,一輛停在樹下的三輪車,透出了北京的夏日寧靜。這是他數十年寫生研磨出的經驗。

  堅持寫生 作風低調

  「我通過重複寫生加深我對某些景象的記憶。」李小可堅持寫生,因為寫生是「對特殊性感覺的記憶」。「一個人有風度,這種風度是如何產生的?是在他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着裝細節中體現。看黃胄的畫《舞蹈人物》,筆下的舞者飛舞跳動、黃冑以粗細相映的筆觸刻畫維族少女的神態,可能連照相機都捕捉不到。這是他畫了幾萬張速寫,練就了對生活的敏感才達到的境界。」李小可說,現代人的記憶能力比古人差很多,所以更需要寫生。他三十四次去西藏,他畫的雪山的白與周邊的白是一體的,雪是清新、透明的,鐘樓是灰色。

  李小可對戲劇、音樂、電影等藝術形式都非常喜愛,深感任何藝術大師的成功歸根到底是態度決定命運。在北京大學演講時,他播放了卡拉揚等大藝術家的演奏視頻。「黃胄不畫幾萬張速寫,不會有對生活的敏感;李可染畫船,畫幾百幾千張,正面側面、遠近空間都有。」李小可對學生說,人的生命非常有限,藝術家要有使命感。在規矩裏做到極致,才能成為大師。

  作為藝術大師的後人,李小可不僅背負父親的盛名,更是親歷了二十世紀中國近現代美術史演進的「歷史的現場」。他長大的北京大雅寶胡同甲二號,是中央美院的教職工宿舍,這裏匯聚着二十世紀中國頂尖的美術大師。這裏不僅是一個美院的宿舍,更是一個藝術圈、文化圈。它所建構出的小生態,讓李小可見識到什麼才是真正的藝術家,更加堅定了自己低調的處事作風。

  「低調是最好的,我從來都是趴在地上,這有幾個好處:你不礙別人的事別人就不找你麻煩,也就贏得了做自己事的空間和精力;趴在地上看事情特別清楚,還可以慢慢思考;你要是實在把我惹急了我就站起來。」

  展覽開幕前夕,李小可接受採訪時被問到:「如果您父親看到今天的您會怎樣?」原本平靜的他忽然哽咽,停頓了一分鐘後,他仍然是很謙遜地說:「他不一定說好,但一定會感到非常的欣慰。」

  編者按:李小可作品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展至四月二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