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僅在外國和香港,就是在內地,街頭表演已很常見。
街頭演出形式多樣。在柏林勃蘭登堡門,第一次見到行為藝術表演。一個人全身塗成金色,固定姿勢仿如一尊雕像,面前是索錢的帽子。就這也能掙錢?他為觀眾表演了什麼?想來想去,悟出那麼一動不動地堅持,造出了一個瞬間形象,便是一種演出了。
近年還見到一種堆沙表演。藝人們拿一布或紙鋪地,以細沙堆出狗的形狀。
那狗懶懶地蜷縮作一團,除顏色外,與真狗無異。也有的堆出大小房子、宮殿。這需要細心、耐心和技藝。觀眾付點錢也應該。
我喜歡的是街頭的歌舞演出。
藝人們或是單幹,又或是三五成群。有的只拿一把結他,有的配上手風琴,還有的出動了一支小型樂隊。在歐洲繁華的街道,往往能遇到這種演出。
在慕尼黑見過一支五人樂隊,演奏技藝令人嘆服。買了他們的CD看封套介紹,原來五子全是前蘇聯國家級樂團的樂手。
還有一次,在赫爾辛基一個廣場,幾個藝人動情地唱着墨西哥民歌《你就是幸福》,那是我所愛的歌曲之一,便不由得搖頭晃腦。歌手們發現了知音,湊到跟前,唱得越發興奮。
娛樂之後,最後當然不忘付錢表示謝意。
有人把這稱為「賣藝」,認為街頭藝人生活落拓。在許多地方,這其實是藝人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掙錢還在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