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特朗普承諾在美國發展多個大型基建刺激經濟,對商品的需求亦會有增無減/路透社
隨着全球央行將日漸結束金融海嘯以來的寬鬆政策,美國亦已進入加息周期,對商品的刺激作用將會不如從前。但是,因為全球經濟在美國經濟帶頭復甦下將會逐步改善,加上個別商品的供應將繼續短缺,所以即使全球利率逐步正常化,商品價格亦將不會受到很大的打擊。再者,其他中央銀行在短期內加息的機會仍低,政策料將繼續維持寬鬆,勢令商品價格繼續獲得支持。
退市有序 難一蹴而就
自從金融海嘯後,美國為了避免經濟陷入大蕭條而率先實行了量化寬鬆措施,令熱錢迅速從美國流出,投入了全球的資產價格市場,亦把本世紀開始的商品大牛市推向最高峰期。彭博社的商品指數自從2009年至2011年間大升了接近七成,其間黃金、白金和石油價格均曾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自從美國在2012年開始準備退出量寬後,商品價格指數便開始下滑,更曾在去年一月跌至30年以來最低水平,後來因為英國、歐洲和日本分別再加碼寬鬆,商品價格才得以由低位顯著反彈。
美國聯儲局官員近日不斷暗示有需要加快加息,加上歐洲央行傳出將在退市前先會加息,同時日本亦傳聞準備在今年退市,但商品價格並未有像2011年至2016年間般大插水,主要原因是市場人士多數相信,聯儲局雖然將會積極加息,惟加息將仍然有序地進行,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雖然會逐步減少購買債券,惟距離加息的時期應還有一段距離;分析估計,歐洲要推遲至2019年才會開始加息,所以商品價格便得以繼續穩定。
另一個原因是,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將日益改善,而新興市場亦會因發達國家經濟改善而令出口受惠,使商品的需求繼續增加。以全球對商品需求最熾熱的中國內地為例,近期公布的數據已反映出內地經濟增長逐漸回復穩定,而美國因為將會推出多個大型基建項目,對商品的需求亦會有增無減。
抗通脹貴金屬仍獲青睞
隨着經濟不斷改善,發達國家通脹將日漸升溫,例如美國和歐洲通脹水平目前已接近或達到了其央行所定下的目標。只要通脹繼續向上,抗通脹為主的貴價金屬,包括黃金等,便不愁沒有市場追捧。
此外,個別商品的供應將會出現短缺,亦將支持商品價格一直穩定,例如鋅價近期上揚,便是因為礦場關閉和庫存大減。至於石油出口國組織(OPEC)與非油組國家達成罕有的聯手減產協議後,石油供應大減,亦將是繼續推高油價的重要因素之一。
總而言之,既然央行有條件把利率正常化,即表示經濟條件已慢慢改善,商品的需求亦將不受影響。同時,美國加息亦標示着通脹已重臨(Reflation),抗通脹的貴金屬應該仍會獲得青睞,這或可抵銷全球央行退市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