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話在語言學中,歸類於七大方言區的廣州話方言區。廣東省大部分地區、澳門都屬該區,其語言俗稱「粵語」。
廣州人說話,語音與香港人基本相同。但內地學校以普通話為教學語言,人們說話的聲調也受到影響。廣州話和普通話共有的第1聲55調,廣州的朋友常會發成普通話的第4聲51調,那個調不可拖延,聽來會「禿」一點硬一點。
廣州話語系的韻母比普通話多了十四個,保留了許多中古的閉口韻和入聲韻,這是北方人學廣州話的難點。
許多在香港生活了多年的北方人,還是發不好這兩類韻母。著名模特兒在廣告上把「早三粒晚三粒,xxxx全面升級」,說成「早三甩晚三甩,xxxx全面升cut」,雙唇閉不起來。
我的老母親回內地多年,語音、用詞仍有着老香港風範。「證券」的「券」,全香港早發成g聲母了,但母親堅持用h。近百年不忘初音,可見兒時環境令人的語音習慣根深蒂固。
母親口中仍會使用一些在香港幾乎消失了的用語。我們說的一「塊」餅乾,她用的量詞是一「鏈」(lin 2聲),這量詞在香港已極少使用。說到衣服又窄又小,她會說是「鬼扐戚」。我問過許多中年港人,他們說從沒聽過這個詞。
香港話作為一種方言,與普通話及各種方言並存,互相影響,並共同接受網語的潮襲,不斷產生新詞新語,煥發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也豐富着現代漢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