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紐約一日遊」剛問世的時候,當時曼哈頓島上三大名勝有當時剛落成未久的自由女神像;另兩個景點都在今天的哥倫比亞大學附近:其一是號稱世界第一大的聖約翰大教堂,這教堂修了近三百年至今還沒完工。
另一個是哈德遜河畔的美國總統格蘭德的墓。這個格蘭德跟中國晚清名人李鴻章還有過一段難忘的往還,不能不記。
李鴻章在中國近代史上的評價雖是眾說紛紜難以定論,其名字卻是如雷貫耳;但如果我猛一問起格蘭德是誰,知道的讀者恐怕未必很多。格蘭德在美國卻大名鼎鼎。不只是他在軍事上和政治上的聲譽,更因為美鈔五十元上的大頭像就是他。美鈔的票面一共就那麼幾種,能攤上一張頭像的,都應該是改變美國歷史的人物。
那麼,李鴻章又怎麼跟格蘭德扯上了呢?——他倆的確扯得上,而且鐵定曾經真的是哥兒們。
格蘭德是美國南北戰爭時的聯邦軍總司令,他屢建奇功直至取得完勝。後來他當選為美國第十八任總統(一八六九至一八七七)並連任兩屆。
李鴻章雖是一介書生但他卻是鎮壓太平軍起家,因之他非常崇尚武功。史書上說他一生只敬佩兩個外國人,一為英國人戈登,一為美國人格蘭德。這倆老外都有鐵血戰績。
滿清重臣李鴻章和格蘭德之間的確有過不凡的交往。話說格蘭德總統退位之時,曾攜妻、子環遊世界。船至天津時,北洋大臣李鴻章曾隆重設宴款待他,其款待禮節之盛儼若迎迓在位總統。二人言談甚歡、惺惺相惜相見恨晚。
其時正值日本妄圖搶我琉球群島並改之為沖繩縣之際,李鴻章想借上屆美國總統的名望來震懾日本,遂懇請格蘭德赴日時規勸日本當局。卻未曾想一個卸任總統不為日人所重,最後調停未果。格蘭德回美前,自日本給李鴻章一信,內中申述:「中國大害在一弱字。國家譬如人身,人身一弱則百病來侵,一強則外邪不入。」格蘭德希望中國奮發自強,否則「日本以一萬勁旅」,可「長驅直搗中國三千洋里」。他建議總理李鴻章「仿日本之例而效法西法」、「廣行通商」。如是則「國勢必日強盛,各國自不敢侵侮」等等。可惜當時的清政府和李鴻章皆不能接受此等忠告。殆至幾乎亡國滅種,追悔莫及。
此次見面他們二人間有一軼事。李鴻章看到格蘭德有一名貴嵌滿寶石的手杖煞是喜歡。李鴻章對之把玩再三愛不釋手。格蘭德見此曾想乾脆把這名貴手杖贈送李鴻章,但他有隱情一時不能這樣做。遂請翻譯告訴李鴻章:「中堂既然喜歡這根手杖,我本當奉送。但這根手杖是我卸任時,全美工商界贈給我的,它代表着國民的公意,我不便私自轉贈。但等我回國,以此情徵得大家同意後,當奉寄致贈。」
未想格蘭德回美後諸事繁忙,後不幸遽逝,未及轉贈此杖。更未想到十七年後李鴻章會以總理大臣之尊訪問紐約。念及舊情,李中堂又會見了舊友格蘭德妻、子。其妻深為感動,遂與兒子登船拜望並回請滿清總理大臣。在格蘭德夫人宴會上,她邀請了工商界名流百餘人作陪並將此手杖事始末和格蘭德遺願詢及眾人,獲滿堂鼓掌贊同。格蘭德夫人遂當場贈杖。傳李鴻章閱此深受感動,將此杖視為至寶,須臾不曾離身。此事亦傳遍美國朝野,成為一時佳話。
次年,美國大興土木為格蘭德建造巨墓及紀念堂,它就坐落在離今天哥倫比亞大學五分鐘路的左近。李鴻章不忘舊情,聞知此事後即委託其時清廷駐美重臣替他奉上禮金、銅碑並種樹兩棵誌念。至今,歷經百餘年的風雨,這塊銅碑和樹仍在墓側。凡來哥倫比亞大學參觀的友人,只要是有雅興的趣人,我都會帶他們去看看格蘭德墓旁的李鴻章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