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驚蟄:春溫熱病肆虐\註冊中醫師 馮玖

時間:2017-03-06 03:15:29來源:大公網

  圖:註冊中醫師馮玖表示,於春季應注意保暖\資料圖片

  得《大公報》健康版邀約撰寫有關節氣與養生的稿件,為讀者提供防病的專業知識。此際春回大地萬象更新,我們就從港人十分熟悉的節氣驚蟄(本月五日)談起吧。

  這幾天路過診所附近的灣仔鵝頸橋底,人聲鼎沸的現象,正好是驚蟄「打小人」習俗的高潮!但為什麼選在驚蟄打小人?

  這是由於驚蟄節氣正值東方陽氣上升,氣候變暖,令冬眠中的蛇蟲鼠蟻亦應聲(春暖雷響)而起四出覓食。所以古代的驚蟄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藥香驅趕蛇蟲黴氣,後來演變成打小人和驅走黴氣衰運的習俗。回暖的季節,雨水漸多是農耕的開始,濕暖的氣候,蛇蟲鼠蟻都出動,病毒細菌也滋生旺盛。因此,春天也是多病的季節。

  學習節氣養生防病,可首先了解這個季節容易發生什麼疾病以及其疾病發生的原因和特點,才能有效地防病。中醫認為,在春季發生的疾病有明顯的熱性特點,因此,中醫學有「春溫」之說。這一類熱性疾病以發燒(尤以高燒)、咽喉熱痛、頭痛、肺炎、感冒等為多見,其中帶有傳染性的如流感、流腦、麻疹丶痄腮一類的熱性疾病,則稱為「春瘟」。近日來診所求醫的病人,亦以流感為多,發病的特點以起病急快、熱象較盛如高燒、咽喉熱痛、咳嗽等為主,令人記起多年前非典型肺炎在港肆虐,有相同的發病特點,亦屬中醫的溫病範疇。

  為什麼會有「春溫」的發生?中醫說:「冬日傷寒,春必病溫。」春溫的發生有兩個重點,一為體內正氣虛;二為外在邪氣入侵。冬季不注意調養,腎氣不充;又或在冬季飲食不節,多食熱補化生鬱熱,或傷及腸胃影響運化,致抗病能力下降,到了春季時熱時冷,則易感寒邪而發病。中醫臨床以銀翹散等方劑作清熱解表治療春溫,同時結合患者徵狀體質作辨證論治。

  讀者在驚蟄養生預防「春瘟」,首先重視氣候變化注意保暖;飲食以清淡溫和,少吃酸辣為主,以及根據本身體質特點作食療調理。如熱性體質容易咽喉發熱發痛者,可常以金銀花野菊花泡水作茶飲。

  預防春季感冒湯水,可用芥菜葱白滾瘦肉湯;或白蘿蔔鹹欖煲瘦肉湯常吃,有解表發汗丶利氣除痰的功效,對預防流感亦有食療作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