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的梅峰以編劇著名,他是婁燁電影《頤和園》(二○○六)的編劇,也因《春風沉醉的夜晚》(二○○九)獲戛納(港譯「康城」)電影節最佳編劇獎。梅峰的導演處女作《不成問題的問題》(二○一六),根據老舍先生寫於重慶的同名小說改編。這樣有靜氣與穩重、然而不動聲色地暗流洶湧的華語電影,近年並不多見。梅峰說此前曾反覆觀摩民國電影汲取營養,認為一九四三年的老舍作品,要用黑白才合適。觀此片,可以想到四十年代國片經典,如《小城之春》、《烏鴉與麻雀》、《萬家燈火》、《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等……當代反觀四十年代式、中國式的人情世故與影像美學。
《不成問題的問題》編劇扎實,厲害之處在於尊重原作同時添加幾位女性人物來豐富劇情與人物微妙關係,注重細節鋪陳,在虛實有無之間,觀眾有自己回味聯想的空間,但又不晦澀難懂,每次看還能看出新意味。攝影師朱津京掌鏡,竹林霧氣的溫潤流動深得中國視覺美學妙處。影片基本為固定機位全景長鏡頭風格,為數不多的運動鏡頭有動機可循。在拍攝日程緊張情形下,一場一鏡的拍攝方式比較省時。飾演丁主任的范偉表演絲絲入扣、細微傳神,不愧為金馬「影帝」。扮演三太太的著名京劇演員、梅派青衣史依弘也頗為出彩,她成熟地掌控舞台空間的能力,在全景長鏡頭中有足夠施展。影片音樂也是表面平靜、暗流洶湧型,傳統色彩較濃(如中阮的使用);結尾一段重慶山歌也意味深長。《不成問題的問題》定是二○一七年最好的華語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