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皇帝不但喜愛玩賞古物骨董,而且把不少工藝推向高峰,尤其是陶瓷器、玉器、金銀器、剔紅漆器和竹木雕等;不過,一反宋代清雅拙趣風格,也不同前朝雍正時期的秀美,卻趨向複雜繁縟,皆求法度,合乎規矩。毋疑工藝技術方面十分高超,但不少則流於艷俗精巧,少了獨特的韻味。
附圖為乾隆時期精製的白玉鎏金盒,潤白如截肪的好一片美玉,鏤雕海水龍,嵌作盒面,配合四周鏨刻如鏤雕的花葉紋飾;可見那時圖案與技巧均追求繁複精細,甚至出現多種層次,具較強立體感。
現代一些收藏家,對這類金玉交輝的古器物甚感興趣。戰國時代所精製者,「收藏難度」則遠較乾隆時為高。三十多年前,有緣細賞兩件戰國時代青銅鎏金龍首衣帶鈎。其一鑲正方形青玉塊四片;其二中間鑲嵌圓形青玉、透明琉璃及綠松石各一。後來,另於博物館內,見戰國時代銀鎏金帶鈎;中間鑲大小不一卻排列有序的三塊青白玉玦,龍首也是用青白玉琢成後鑲嵌而成。鎏金部分紋飾古拙典雅,工藝卓絕,洵屬瑰寶。漢代也有這類金玉匹配的龍首帶鈎,甚至巧妙鑲螭龍形白玉,十分珍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