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家李小可\大公報記者熊君慧攝
【大公報訊】記者熊君慧深圳報道:作為關山月美術館建館二十周年系列學術展的開篇之展,「水墨家園.近觀可意——李小可作品展」將於三月二日下午五時,在關山月美術館一樓序廳開幕,展期一個月。
全面展示創作面貌
「水墨」是李小可藝術生涯選擇的主要語言方式,承載着東方文化的特徵。「我企圖走近一些……」是此次展覽策劃的原點,這句話也是李小可近年來特別注重的一種自我釋意。
李小可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水墨」緣自其父親李可染的影響。他說,「家園」是他們所處時代、賴以生存的自然和具有東方特徵的傳統文化。李可染講「千難一易」、「苦學派」、「實者慧」表明了這個過程的艱辛;「學步」、「問道」、「以學為進」是李小可的堅持;「有無之間」是多年來他在水墨實踐中的感悟;「吸納」、「為我所用」則是他對待外來文化和當代視覺經驗的態度。「我一直努力把傳統與自然、生活連接起來,不斷尋覓水墨表現新的可能。」
復原畫室「悟道牆」
展覽以「水墨家園」為主線,展出李小可近年創作的百餘幅水墨作品,共分為「水墨家園」、「雪域藏跡」、「山水黃山」、「師法自然」四個篇章,比較全面地展示了畫家關注的北京、西藏、黃山的三個主題以及他遍訪大自然的大量寫生作品,更系列、全面地展示李小可創作面貌。
此次展覽專設一個展廳,復原了李小可畫室的一面「悟道牆」,展示畫家長期以來每天晨起「日課」所進行的大量書法、繪畫練習以及關於創作思考所記錄的「藝術備忘錄」,以此更加清晰地了解藝術家背後的故事,也試圖以一種更近觀的視角,更親近的方式,更貼近的感受,讓觀眾更接近李小可創作源泉的發力點,更加深入了解他對中國畫傳統的領悟與凝練。同時展覽中將展出約四十幅被李小可稱之為「西藏美術日記」的小幅作品,作品記錄李小可這二年進藏的足跡,也是二○一六年他深入研究西藏題材水墨表現新可能性的結果。
本次展覽由中央文史研究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政協書畫室、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畫院、李可染藝術基金會主辦,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承辦。是繼二○一三年在廣東省美術館舉辦的「水墨家園—李小可作品展」後,李小可再次攜近一百六十幅作品來到深圳,這也是近年來「水墨家園」巡展中展品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角度最全面反映藝術家目前現狀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