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陳慶恩:中西樂韻 越界書寫

時間:2017-02-22 03:15:53來源:大公網

  圖:今屆香港藝術節「世紀.香港」音樂會音樂總監陳慶恩     大公報記者王豐鈴攝

  【大公報訊】記者王豐鈴報道:作為本屆香港藝術節「世紀.香港」音樂會的總監與作曲者,陳慶恩嘗試超越界限,從文學作品中汲取靈感,以音樂、歌唱、影像、文學、流行文化等多種載體,呈現一首多世紀的香港史詩。

  很多人對作曲家陳慶恩的了解,來自往屆香港藝術節的兩部歌劇——《蕭紅》和《大同》。二○一五年三月,由陳慶恩、陳耀成、鄧樹榮、廖國敏主創的講述康同璧一生經歷的作品《大同》,演出效果頗為成功。七個月後,陳慶恩就開始了一七年香港藝術節「世紀.香港」音樂會的籌備工作。

  電車駛過世紀香港

  「應承藝術節的邀請,是因為這個節目有趣。一方面,它呼應香港回歸二十周年、香港藝術節舉辦四十五周年;另一方面,也是個有意思的挑戰。」陳慶恩對記者說,他不是《世紀.香港》的唯一的作曲者,而是與三位年輕作曲家李家泰、盧定彰、鄺展維分工合作;這個特別的節目也不只有南音、客家山歌、流行曲、交響樂等音樂元素,影像、朗誦等多媒體元素亦匯聚其中,作為音樂總監,如何統籌不同的曲風和元素?「我們有一些方法。比如用電車這一意象作主題,在節目中穿插。」

  電車,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交通工具,幾乎在每個時段的香港文學作品中都會出現。在陳慶恩眼中,電車就如樂曲中的副歌,「用電車串起曲目,因為電車代表一段旅程,駛過一個時代。」記者好奇他如何將文學中的意象轉化為音樂中的意境,他沒有從技巧的角度回答,而是將兩者做了比較:「與文學作品相比,音樂更加抽象,音樂慢慢升起,好似霧一般從四面八方而來。」正是文學作品中的意象帶給他啟發,「讓我思考該用什麼樣的手法去寫不同類型的音樂。」

  音樂語言對話文學

  這就不難理解,一名作曲家為何會與記者聊起文學。

  「李賀的詩,適合幽冷的音樂。」陳慶恩喜歡李賀的詩,對中國傳統詩詞頗有興趣,但西方現代小說的敘事技巧同樣吸引他。不同的素材在樂譜上跳躍、交織、前進、發展,他想知道這期間觀眾會有什麼樣的聆聽感受。陳慶恩對記者列舉他的書單,聽起來他的閱讀口味就如音樂會曲目單上的音樂元素一樣多元:有香港的蔡炎培、台灣的周夢蝶,還有日本的流行文學,「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村上春樹的也差不多看完了,有一段時間一出就看完。」在他看來,不同的文字節奏不同,一如樂曲曲風,他笑言:「好彩不是文學家,我看得比較雜。」

  所以這次音樂會開篇樂曲《序曲:鯉魚門的霧》中,古老的客家山歌吟唱的是「堯時水,夏時日。」取自清末詩人黃遵憲的《到香港》一詩;所以《張愛玲的電車》要加入朗誦,呈現張愛玲原著中的香港記憶;所以兒童合唱團被請來,詮釋老一輩作家劉以鬯的作品,唱出「九十八歲的電車身強力壯,仍有很多很多很多的明天。」古今中外,陳慶恩在音樂與文學間的越界旅行,正體現在對音樂會的構思之中,「用另一個年代的音樂語言,來對話文學作品。」

  「曲目中的香港元素可能會被當作異域風情?我不擔心。」他強調自己在香港長大,對南音的運用與西方作品是不同的,「我的本地元素是有機地結合音樂。而且這麼多曲目,全部用廣東話來唱。」例如南音《吟盡楚江秋》的歌詞可以表達出悲傷,能用對位置,適得其所,那就用。香港元素不是目的,而是方法,為的是呈現一個更準確的香港。

  翻開「世紀.香港」音樂會曲目單,李家泰的《穿樓梯街》、盧定彰的《搵兩餐》、鄺展維的《世紀末之歌》等作品中亦能發現靈活運用的香港元素。音樂會於二月二十五至二十七日晚上八時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公演。節目詳情可瀏覽www.hk.artsfestival.org。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