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蕭邦賽金獎得主分享歷程

時間:2017-02-21 03:15:54來源:大公網

  圖:郭嘉特(中)與金獎學生黃思遠(右)、劉承皓合照  /大公報記者張濬東攝

  【大公報訊】記者張濬東報道:兒童學琴在如今已十分普遍,但亦有不少因興趣改變或功課壓力半途而廢。能堅持修煉技藝已屬難得,更不用提一路登上國際舞台參賽的學生,他們不僅要具備過人的音樂天賦,還需付出更多努力平衡好功課與練琴,才能大膽去做「星聲夢裏人」。日前,兩名分獲第十八屆亞洲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專業組及公開組金獎的黃思遠、劉承皓接受記者採訪,分享各自追夢歷程。

  演藝學生 師從名師

  黃思遠與劉承皓目前就讀於香港演藝學院二年級,師從鍵盤樂系主任郭嘉特。兩人有着相似的經歷,中學時為了繼續追尋音樂夢,選擇提早以自修生身份報考「DSE」,並得到演藝學院破格錄取。

  最初,學琴對兩人來說只是一種興趣。四歲開始學琴的劉承皓到中三時,漸漸覺得學校的科目並不適合自己,轉而改走音樂道路。而黃思遠在中一時就已立志做鋼琴家,他坦言自己性格內向,但通過彈琴可以表達更豐富的情感,對比死記硬背的功課,鋼琴能引起他更多共鳴。

  「因為有DSE的壓力,學生到了中五、中六通常都沒時間練琴,『廢曬武功』。過了這一、兩年再重新練習,又缺乏了連貫性,對走專業道路的學生來說影響很大。」郭嘉特說。考慮到現實困境後,劉承皓在中五時自修報考DSE,提早一年進入演藝學院。黃思遠則在完成中四後獲演藝學院破格錄取為文憑一年級學生,隨後亦自修報考DSE,獲取入讀音樂學士學位課程的資格。據郭嘉特介紹,像這樣未讀完中學課程而破格錄取的學生在演藝學院十分罕見,學生首先要有學音樂的志向,其次必須是非常拔尖的。

  享受音樂 賺取經驗

  亞洲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先在日本各地區舉辦初賽,最後在東京進行決賽。決賽獲勝者再與通過委員會推舉等渠道入選的其他亞洲參賽者競逐最終獎項。此前,郭嘉特就已培養出數名該賽金獎得主,可謂碩果纍纍。但他表示,讓學生參賽並非只為拿獎,賺取經驗更為重要。

  在上屆大賽獲得公開組金獎的黃思遠此次再度參賽,正是因為導師郭嘉特得知選手將與波蘭的弦樂四重奏合作,希望他不要錯過這一難得機會。黃思遠在決賽演奏的蕭邦《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由交響樂隊改編而來,郭嘉特原打算讓他在參賽前先與同學合奏,無奈在香港找不到四重奏版本的樂譜,要想嘗試只有親身參賽。談及參賽過程,黃思遠說:「我一去到東京決賽,就直接與四重奏樂隊合作,此前完全不知道他們的風格,對我來說壓力真的不小。」

  首次參加國際大賽的劉承皓亦需要克服許多壓力,他說:「這比平時在演藝學院表演要緊張很多。因為無法試琴,如何根據鋼琴調整演奏只能依靠比賽時的臨時反應。」但面對比賽壓力,他也有獨家應對技巧─游泳。「游水可以放鬆肌肉和情緒。這次比賽上飛機前,我都有特意去游水。」他笑言。

  經過此次比賽,二度奪魁的黃思遠有了新的目標,「想參加更多的比賽,不一定要爭輸贏,但要見識外面更廣闊的天地。」

  而劉承皓在這方面顯得更為輕鬆隨意,他表示,自己在音樂路上從沒受到過任何人的壓力,即使未來不選擇音樂作職業亦都可以,當下只想認真完成學業,彈好每一個音符,享受音樂的樂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