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梁羽生晚年狂迷書法/張 茅

時間:2017-02-19 03:15:30來源:大公網

  圖:《大公報》副總編輯陳凡擅書法,為梁羽生《游劍江湖》一書寫書名,風格剛健/作者供圖

  梁羽生的生前寫稿字體一絲不苟,游韌而帶奔放,共事多年,從未見他提毛筆寫字。他退休後,我想他應留些墨寶於後世。

  一九九八年,移居澳洲的他回到香港,我再不放過機會請他贈字,事前我做了準備,打點必要的東西,買羊毫筆及狼毫筆各一,墨汁一瓶,宣紙一卷,先前聽他說,這次回來在香港舊居找回兩枚印章,一枚為「梁羽生」,另一為「梁羽生小說」,但沒有印泥,我便再買一盒印泥,文具齊備了,相約時間,我登門造訪。這次回港他是為赴京安排中國文學館設梁羽生作品陳列事宜,友好為他安排住在維園附近一豪宅空置的高層單位,鳥瞰維港海景。

  像往常一樣,梁羽生總說毛筆字寫不好,一面說一面把紙卷拿到桌面,我便知道他願意了。接着他鋪開宣紙,端詳一回,提筆蘸墨,神態似小學生,笑說:「我第一次替人寫字呀!」

  他徵詢寫些什麼,我想了想,我很喜歡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開篇詞「踏莎行」,請他就寫這詞吧。他不表異議,執筆用神去寫。

  這時候我走過客廳一角,避免打擾。靜悄悄過了約二十分鐘,梁羽生說聲:「好了!」接着起坐,字已寫好,全詞如下:

  「弱水萍飄,蓮台葉聚,卅年心事憑誰訴?劍光刀影燭搖紅,禪心未許沾泥絮。

  絳草凝珠,曇花隔霧,江湖兒女緣多誤,前塵回首不勝情,龍爭虎鬥京華暮。」

  他第一次為人題寫,便寫了這樣多字數,我自是歡喜。連聲感謝。

  「你把筆和墨留下,讓我帶返澳洲練練字。」沒想到他這樣說。到二○○四年十二月至翌年一月,他再回港接受嶺南大學頒予榮譽博士學位,攜來長條一幅贈我,上面寫着「守拙入神」已自成一體了。梁羽生家鄉蒙山有文筆塔,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七年,為蒙山第一勝景,當地重建竣工時,恰逢梁羽生四十年後重返故里,他應鄉人邀請為重建題一對聯,我在當時的《天天日報》專欄寫了一篇「梁羽生為故里文筆塔賦聯」,見報時「文筆塔」誤植「文華塔」,鬧了笑話。這樣一錯,不但塔名不對,連梁羽生的對聯也失了工整。

  梁羽生的蒙山文筆塔聯,用「鶴頂格」作聯,以「文」與「筆」兩字起句,嵌出了「文筆」兩字。對聯為:「文光映日,到最高處開擴心胸,看鄉邦又翻新頁;筆勢凌雲,是真才人自有眼界,望來者更勝前賢。」對聯雕嵌於塔門左右,成為佳話。拙文提及塔中奎星,「奎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相傳「奎主文筆」,求功名必供奉奎星,舊日奎星的神像,手握毛筆,掌文章天下。塔名自然是「文筆」,不可能是「文華」,一如月宮桂子,人物必然是吳剛,不會是另一人。梁羽生治學一絲不苟,常笑我粗心大意。而我則是見報時方知此誤,連忙更正。

  梁羽生天才橫溢,少年漸露頭角,他與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成師生,少年寫詞,詞的字數及音韻嚴格限制,養成寫作態度認真。他由家鄉往廣州讀大學時,曾寫一首調寄《一萼紅》寄給饒教授,詞道:

  「夢深幽,渡關山千里,尋覓舊時遊。樹老荒塘,苔深葦曲,曾寄心事悠悠。只而今,飛鴻漸杳,算華年又過幾清秋?珠海潮生,雲山翠擁,盡恁凝眸。

  回首殊鄉作侶,幾同消殘漏,共讀西樓。班固成書,相如賦就,閒招吟鷺盟鷗。問長卿,歸來何日,向龍山醉與白雲浮。正是菊芳蘭秀,天涯何苦淹留?」

  四十多年後,私淑弟子與國學老師在香港跑馬地重聚,談起此一九四六年舊作,不勝唏噓,後來,他用原子筆默寫紙上,可惜當時沒有向他索求。

  文學界談論金、梁,朋友認為一時瑜亮,梁羽生文采風流,金庸縱橫捭闔。

  我向梁羽生索字開了頭,意想不到引起他對書法的興趣,回澳洲後,他與夫人每日練字,成為共同興趣,夫人的字好像比他更好一些。他最後一次回港,帶了多幅墨寶供友好觀賞,接受傳媒訪問時,把一幅字送給記者,再贈我長幅「自題散花女俠調寄浣溪沙」。可見他對書法已經上癮。

  《大公報》能書法者以總編輯李俠文、副總編輯陳凡尤著,俠老筆底柳風,脫俗瀟灑,俊秀永雋,字如其人,文人氣息十足。近年看書法展覽,更覺他過人之處,可惜他向來低調,甚少以作品示人,以至流傳很少。

  副總編輯陳凡作家、詩人與書家集一身,才氣橫溢,與金庸、梁羽生合寫專欄「三劍樓隨筆」,以一首「觀賞荷花舞」詩作引人讚賞,詩云:「盈盈細步起螺紋,雙鬢微涼僻俗氛;羅袂飄飄疑有夢,胭脂淡淡似無痕;最宜明月銀星夜,若怯清風玉露晨,忽報凌波歸去也,宓妃曾否是前身。」

  詩中柔情似水,與他的書法風格大不相同,他的字雄渾沉穩,如其人鐵骨崢崢,梁羽生早期出版的作品,書名上的字多由陳凡書寫,以他的字體配武俠小說十分適合。只是兩位資深報人向不加入任何書畫會,作品從沒公開展出,缺少公眾認知,確是唯一憾事。談到作家字跡,香港作家高雄堪稱字怪,當年他在《大公報》、《新晚報》寫連載長篇小說,報社需指定由一位校對員專門校他的稿,原因是校對部門所有人,只有他能看懂高雄的字。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