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嶺俱樂部,一個奇怪的名稱。人們可能聯想到高爾夫球會或者聯誼會等,但是它訴說了幾個年輕人的成長、奮鬥及友誼的故事。
一九八一年,幾個讀預科的年輕人,正在準備兩年後的高級程度會考(A-Level)。我們出身窮困,家裏都提供不了安靜的讀書環境。剛巧有同學的鄰居身在英國,有一間位於粉嶺馬屎埔的空置石屋,可以給我們讀書及居住,於是粉嶺俱樂部成立了。俱樂部是一間兩層的石屋,被農田包圍。內有簡單的廚房及浴室,廁所就在屋外為農民提供天然肥料。同學中,只有我和啟文離家頗遠,故此我們便需輪流煮晚餐,通常是罐頭雜菜羊肉。啟文是我小學時同學,瀟灑風流,常和子雷兄一起在天井吟詩作對,舞劍(木棍)高歌,大俠也。子雷、子雨兩兄弟和大班都住在聯和墟,回家吃完晚飯後會到俱樂部唸書。游魚亦在俱樂部奮鬥。大師兄、展大俠、康仔、蔡頭、彪叔叔及Simon間中會到來讀書。最有趣是肥仔,他居住俱樂部附近,天資聰穎,常常唸完書後撩我們玩,奈何我們還在奮鬥中。
兩年過去,我們都要應考了,並且離開俱樂部進入大專。我最好的朋友啟文兄港大畢業後留學美國,現於底特律福特汽車工作。大班、子雷及Simon都是校長了,子雨是管理公司高層,大師兄是成功的藥品銷售,游魚是退休大學講師,康仔是中學數學主任,展大俠是電子工程師,而彪叔叔是愉快的公務員。蔡頭和肥仔,都進港大唸醫科。蔡頭是私人執業醫生,而肥仔現在是東區醫院的副院長了,曾經負責劉進圖的手術。但是,我們最要多謝的是借俱樂部給我們讀書的伯母,沒有她,就沒有粉嶺俱樂部。俱樂部講述了一段小伙子們共同奮鬥、互相鼓勵的故事,充滿歡笑和友情,粉嶺俱樂部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