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從茶藝術體會東方美學/大公報記者 王 莉 文、圖

時間:2017-02-18 03:15:48來源:大公網

  圖:參觀者正在細看展品

  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的「人在草木間」中國茶生活藝術展正在西湖龍井的故鄉杭州舉行。該展覽以學術為依託,視覺體驗為敘述方式,展現中國文化在茶藝術中的表達。同時,強調茶文化的縱深和高度,從茶藝術的角度深入整個中國文化建構中,尤其強調茶藝術對於當下生活美學的建構。展覽整體包括三大板塊,分別是「茶書問道─中國茶文獻展」、「清圖研壺─紫砂七十三壺圖專題研究」與「茶境九品─中國文人茶的精神生活」。

  茶書問道 茶境九品

  展覽總策展人、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表示,茶,正如其象形文字那般,人在草木間,被自然包裹着,深深地沉醉。他說:「茶在中國不是宗教,是生活,詩意生活。展覽從茶道具經典研究到新茶具創作呈現,從茶藝術茶空間中談『哲學精神』,體會『東方美學』,感受東方的生活方式。」

  在展覽現場,「茶書問道─中國茶文獻展」部分以年代時間為基本線索,與茶相關古籍、古畫為基本索引展開茶文獻研究,同時還有部分各年代茶具舊藏與修復品在現場展出,復原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茶生活。特意從深圳趕來看展的張先生在看到一隻製作於宋代的建盞後不禁發出讚嘆:「我們中國的茶文化真是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想不到早在宋代就已經有這麼好的茶具製作工藝了。」

  「清圖研壺─紫砂七十三壺圖專題研究」部分則以天一閣藏《七十三壺圖》為母本,並搜集展覽了幾十柄由現代工藝師製作的復古造型的紫砂壺,從文人製器的角度,用圖錄文獻結合實物的方式,深入討論中國傳統紫砂茶器,具有深度的學術價值。

  最具美感的當數「茶境九品─中國文人茶的精神生活」部分展示的各種造型與風格的茶空間,這些茶空間由藝術家和設計師共同建構,配以當代藝術家創作的茶具作品,從現代人的眼光和品味,重新闡釋對中國茶文化的理解。

  最早陸羽像現身展場

  展品中最引人矚目的為一套墓葬出土茶具,該套茶具來自於二○一五年五月河南省發掘清理的三座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八三二年)的墓葬。三墓各隨葬有一套三彩或單彩以及瓷茶具,主要有碾、爐、鍑、盂、執壺、茶盤、盞等器物以及煮茶坐俑,這些器物多與陸羽《茶經》所載一致。其中有一座茶聖陸羽的陶俑,可能是目前發現最早的陸羽像。

  此套茶具是迄今考古所見最早以隨葬品全面反映唐代茶事中從碾茶、煮茶、分茶到飲茶過程的出土器物,不僅為研究唐代茶文化提供極為珍貴的資料,對理解此後墓葬備茶圖的出現也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此次展覽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舉行,展期至四月二十九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