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春天裏來薺菜香/李丹崖

時間:2017-02-13 03:15:52來源:大公網

  薺菜是最土氣的鄉間吃食,當然,也是如今最時髦的城市吃食。中國人向來推崇「否極泰來」和「反璞歸真」這八個字,用在薺菜身上也合適。

  為什麼呢?

  小時候,總聽老輩人說,每逢過賤年(皖北人對「饑荒年月」的通俗說法),村子裏的人就瘋狂到田間挖薺菜,用薺菜剁碎,添加一些雜糧麵,做成餑餑來充飢,那時候,薺菜不是調味品,也不當蔬菜吃,而是「麵不夠,菜來湊」,它就是個充數的傢伙。

  十幾歲時,我見母親把薺菜裹麵粉蒸食,異常鮮美,在皖北人眼裏,一切蔬菜皆可蒸食。薺菜這時候才真正脫去「湊數」的配角,名副其實地稱之為「菜」。

  後來,去省城合肥上了大學,常常在合肥街頭遇見小吃攤點,手推車推着,裏面裝着兩副爐灶,多為夫妻檔,男的擀麵皮,女的包餡兒,做的正是薺菜餡兒的餃子。我一直很奇怪,合肥的餐館裏很少能買到純肉餡兒的餃子,要吃,都是薺菜餡兒的,對薺菜,那叫一個鍾愛有加。所以,在合肥的那幾年,所有關於餃子的印象,都飄着淡淡的薺菜香味。

  去年,我去南京旅遊,住在一家民宿裏,清晨醒來,店主人端上來一道菜,我看起來甚為驚奇──薺菜花煮雞蛋。問其何故,才知道那一日是農曆三月初三,女店主說,今天是上巳節,我們這裏有一種風俗就是吃薺菜花煮的雞蛋,能消災辟邪,保各位旅途順達。這趟旅程,因為有了女主人的熱心和薺菜花的清香,顯得格外別致。

  關於上巳節吃薺菜花的習俗,我查閱了一下資料,竟然源於人們對薺菜的崇拜,原來,傳說農曆三月初三是薺菜的生日,這一天吃薺菜,取的是「吉祥」的諧音,討個好彩頭。

  除此之外,《西湖遊覽志》也有這樣的記載:「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薺菜花。諺雲:三春戴薺花,桃李羞繁華。」這取的是一個好看!而顧祿則在《清嘉錄》裏這樣說,「薺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諺有三月三螞蟻上灶山之語,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徑上,以厭蟲蟻。侵晨村童叫賣不絕。或婦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號眼亮花。」原來,眼前一亮,只因薺菜花耀眼所致。真是開了眼界。

  百般吃法,百般裝扮,薺菜顯得百般討人喜歡。其實,喜歡吃薺菜的何止今人?

  蘇東坡也對薺菜青睞有加,甚至可以說是欲罷不能。他曾在《與徐十二書》裏這樣寫到:「今日食薺極美……雖不甘於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其法取薺一二升許,淨擇,入淘米三合,冷水三升,生薑不去皮,捶兩指大同入釜中,澆生油一蜆殼,當於羹面上……不得入鹽醋,君若知此味,則陸海八珍,皆可鄙厭也」。陸海八珍又算得了什麼,和薺菜比起來,全都白瞎。如此讚美薺菜,恐怕古今中外尚屬第一人。

  寫這篇文字的時候正值陽春,當這篇文章即將收尾的時候,透過敞開的窗口,聞見鄰居家的廚房裏傳來薺菜的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