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些名家也偶會畫雞。筆者印象最深的,是乾隆時期「揚州八怪」之一的李鱓,以及晚清繪人物畫見稱的任伯年(任頤)。李鱓與當時鄭板橋、金農(冬心先生)和羅聘等齊名,素來以大寫意花卉名於世;但他繪雞,同樣用筆揮灑自如,別具天趣。他畫禽鳥,頗受明代林良與清初八大山人影響。本來他初學五代黃筌畫花鳥,但後來風格漸轉縱逸,隨自己奔放豪爽的個性,不斷變化;破筆潑墨,酣暢淋漓,不拘繩墨。筆者常感其花鳥畫富濃厚鄉土氣息。李鱓畫雞,也不例外。例如他著名的《秋柳雄雞圖》,繪柳枝像明代徐渭(徐文長)以勁健書法寫葡萄藤,意到筆隨;繪雄雞,用筆粗獷有勢,神氣活現。畫左上角為其自題七言詩:「涼葉飄蕭處士林,霜華不畏早寒侵。畫雞欲畫雞鳴叫,喚起人間為善心。」情意深遠;題字參差錯落,古樸別致,質實中見空靈。
晚清任伯年畫了好幾幅雞圖軸,附圖是其中一幀,有黑羽雞品種。他畫的雞,風格與上述李鱓迥異。任伯年以寫生手法畫雞,乃寫實而非大寫意,可說是村郊生活的寫照。他畫雞不像筆下人物那麼形貌奇突而帶誇張,但同樣散發一股鄉土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