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曾與一位長者樓上樓下為鄰許多年,他是一位非常有學識的人,一生業績不凡。晚年,他以侍弄收藏品度日。在他那裏,我看到過無數價值不菲的文物,其中,也聽他講過對歲寒三友松竹梅的見解。
老人收藏的百餘個茶壺中,有一大一小兩個壺是用松竹梅造型的。另外,有個頗大的方硯台,蓋上也是松竹梅的圖案。再有,一張圓形的紅木櫈面上,也雕着松竹梅……均是古老物品,可惜我已不記得是出於哪個朝代了。
老人對我講,歲寒三友不必看實物,單聽名稱便可感覺錚錚傲氣。而且松竹梅無論怎樣描寫、描繪,都無法改變它們的清奇神韻。老人說的不錯,松竹梅,個性相近,傲然立世,始終得到人們喜愛,為世代文人墨客所詠讚。
在傳統中國文化觀念中,松被視為樹木中最尊貴者,正如龍為鱗之冠,虎為獸之王,鳳為鳥之首一樣,松是人們普遍珍視的吉祥物。
松的最大特點是不畏寒冷,四季長青。古人讚松柏「遇霜雪而不凋,歷千年而不殞」,好似河南嵩陽書院的周柏,山東泰山岱廟的漢柏,都是有兩、三千年歷史屹立不倒的古松柏。詩人中以松比喻傲骨崢嶸的,以唐朝詩人李白為最,他的「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以及「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之名句被千秋傳唱。
頑強如松,堅韌如柏,由是,人們賦予松柏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寓意。
(歲寒三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