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雞鳴一何貞」的年畫\李英豪

時間:2017-02-04 03:15:57來源:大公網

  附圖為我國南方民間老版套色年畫。左下方一公雞昂首高唱。古人視雞為吉祥,蓋「吉」與「雞」諧音;而「雞者,稽也,能稽時也」;所謂「守夜不失時」(《韓詩外傳》語),「雞鳴一何貞」(語見唐代李頻詩句)。

  畫右方躬身婦人,一身金紅衣服,頭簪紅花,手持牡丹花,以示喜慶、富貴吉祥。這類鄉土氣息甚濃厚的民間套色版畫題材,常在我國各地鄉村出現,尤其是明末至晚清時期。若逢雞年,雞作主題的各品類年畫就更普遍。中國以農立國。每年鄉間農閒時期,不少農家也懂製作年畫。清代李光庭《鄉言解頤》指河北各鄉村,大多「掃舍之後,便貼年畫,稚子之戲耳」(據知,「年畫」二字應始見於此)。又像位近天津的楊柳青(明代叫做「柳口」),光緒年間,全邨僅七千戶,而邨中有句成語:「家家都會點染,戶戶全善丹青。」所指的正是製作年畫。

  我國自古以來,各地農戶大多養雞,與豬、牛、羊等視為六畜,故雖非雞年,舊版年畫輒見以雞作題材,足以反映現實生活。像江蘇徐州,年畫亦常見雄雞及子母雞,乃祈求六畜興旺。從前,遊雲南麗江,曾見納西族人吉祥符(年畫之一種),刻印雞、犬、羊等,線條粗獷有力,甚有漢代「畫像磚」風味,乃明末時受漢族文化影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