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打開電視,正在放的是電影《一個勺子》,男主角和女主角正有如下一段對話:
女主角:「一個傻子有什麼用,死就死了唄,活着也是浪費資源。」
男主角:「咱們不是傻子,活着就有用啦?每天不也是吃喝拉撒浪費資源嗎?」
想想可不是這樣的嗎,正常人和傻子相比,用處表現在哪裏?除了那些科學家、發明家,推動世界進步的人,給世界創造財富的人,大多數的人活着的價值比傻子高在哪裏?大家都一樣渾混沌沌地活着,正如瘂弦那首詩所言,「哈里路亞!我仍活着。/工作,散步,向壞人致敬,微笑和不朽。/為生存而生存,為看雲而看雲,/厚着臉皮佔地球的一部分……」
有時候正常人因比傻子多個心眼、慬得搞鬼耍奸,總想要更多的利益,付出更少的貢獻,他們創造的社會價值比傻子少,浪費的資源卻比傻子多。電影後面的故事也證明了這一點:貼出了失人招領之後,來認領傻子者絡繹不絕,反而撿到了傻子的男主角變成了不齒於大家的狗屎堆,沒人待見,人見人嫌,終於也變成傻子。
我小學時候有個老師最討厭學什麼都比別人慢的傻學生,一生氣就罵他們「造糞機」。當時覺得這話很搞笑,長大以後就覺得悲哀。那些被他罵的傻學生和我們這些不太傻的學生,至少從給社會增加負擔的層面來看,區別其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