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勢如破竹,周三收市時首次升破2萬點。受美股狂飆刺激,全球股市,包括新興和亞太區股市昨日也跟升。反觀一向形勢大好的美匯指數,未能同步上揚,近期更接連多次跌穿100關口。然而,恐怕這只是暫時的,未來當更多數據證實美國經濟和通脹在加速增長後,美匯指數必再展升浪,屆時新興及亞太區股市就有向下的壓力。
截至周三收市時,道指年初至今累升近2%,大摩亞太區指數更大升6%,大摩新興市場指數同樣升6%。至於美匯指數,年初以來卻回落近3%,未能與美股同步上升。這種情況與去年底大相逕庭。
美股能一鼓作氣升破2萬點,關鍵原因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火速簽署多個行政命令,令人相信他講得出做得到,對其刺激美國經濟的信心加強。其實,只要美國人對經濟有信心,消費力自然增強,製造商理所當然就會加大投資,直接刺激經濟復甦。聯儲局也就有理由加快加息,從而推動美匯指數回升。
再者,特朗普上任後隨即簽署終止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更準備與其他國家打貿易戰,未來恐怕美國會減少外貿逆差,推高通脹,使聯儲局加息的決定變得更堅決,美元升勢更凌厲。
美匯和美股去年底一齊報升,可是今年以來市場懷疑特朗普推行政策的決心,而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團隊不斷表示憂慮美元強勢,致使美元升勢轉弱。
不過,聯儲局主席耶倫早前「放鷹」,言論支持美元向上。因此,美元近期時升時跌,市場無所適從。其實,美國經濟和通脹正在加速增長,一旦加息,資金極有可能加速流入美國,新興市場走資的風險將再度爆發,亞洲區股債市將難以持續有良好表現,而美元將會展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