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龍應台籲青年修身應對挑戰

時間:2017-01-24 03:15:52來源:大公網

  圖:講座吸引眾多師生現場聆聽\香港浸會大學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王豐鈴報道:台灣知名作家龍應台於本月十九日應邀擔任香港浸會大學六十周年校慶信興傑出學人講座嘉賓,主講「從馬克吐溫到孔子─談『亂世』裏的現代修身」。她認為,二○一六年是令人不安的一年,恐襲不斷、英國脫歐、民粹蔓延等,但「越是亂世,修身越是重要」,只要好好裝備自己的專業知識,提升眼光,才能在混亂及迷茫中找到方向。

  從馬克吐溫說到孔子

  龍應台由與兒子安德烈的生活感悟說起,從馬克吐溫講至孔子,亦由古至今談及朱子格言、曾國藩修身十二條等警句,分享自己的修身路及感悟。

  她認為,現代情境下,「修身」即是找到自身的位置。由個人至群體再到國家乃至世界,最後再回到個人,這一循環中「修身」扮演了重要角色。

  恐怖襲擊、英國脫歐、民粹蔓延,龍應台指出,二○一六年是令人不安的一年。但她將時間軸拉回至兩百年前,並引用晚清官員李鴻章《變局》一文,認為全球化浪潮、戰爭、資訊流通帶來的焦慮早已開始,「今天會比以前亂麼?」

  新世界還是非常精彩

  以一份剛剛公布的對二十八個國家就「信任」為主題的調查報告為例,龍應台藉調查結果闡釋她眼中的「變局」。她說,調查對象大部分是西式民主的國家,結果顯示二○一六年『信任度』創新低,說明「現在的西方民主體制中的人民,不信任總統或內閣,不信任媒體,不信任企業和慈善機構」,這其中不信任的對象還包括知識精英。與此同時,「網絡科技把知識的門檻拆掉了,知識精英們原來掌握的話語權沒有了。」在她眼中,從孔子到梁漱溟、羅家倫,再到她成長的時代,都承認知識分子的重要性,需要靠知識分子的眼光、氣魄和學問推動社會發展。「這種抱負跟定位,在今天這種狀況下,大眾根本不信任知識精英,而且他們也不掌握話語權,才是數千年未有之變局。」

  龍應台認為,信任的崩塌,使得修身在當下社會變得更為重要。面對變局,悲觀還是樂觀?她的答案是:「我非常悲觀。但清醒的時候我跟你說,去看看李鴻章、羅家倫的時代,你哪裏會有悲觀的權利?我想對在座的年輕人說,新的世界可能還是非常精彩的,因為你面臨一種挑戰,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只有你能解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