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奧巴馬「遺產」

時間:2017-01-24 03:15:07來源:大公網

  美國歷史上首位非裔總統奧巴馬兩屆任期滿,告別政壇,人們開始談論奧巴馬「遺產」(the Legacy of Barack Obama,Obama's Legacy),即他給美國和國際社會做過些什麼、留下些什麼影響。

  奧巴馬自己認為,現時的美國與八年前他上任時相比,「按幾乎所有標準,美國都變得更好、更強大(By almost every measure, America is a better, stronger place)」。

  從經濟看,此話也許沒錯。他2008年首次當選總統時,恰逢金融危機(financial crisis)爆發,美國經濟陷入衰退(recession)。今天美國經濟已呈復甦(recovery)之勢。

  但美國今天是不是一個更好的社會呢?至少奧巴馬自己也承認美國的民主面臨三大威脅:貧富懸殊(economic inequality),種族分化(racial divisions)以及社群隔膜──人們日益龜縮(retreat)到「自己友」的「小圈子」(bubbles)裏不顧事實「自說自話」(opinions are not based on "some common baseline of facts")。看看這次特朗普當選所引起的爭議,誰能說美國的民主變得「更好」了?

  國際輿論則普遍批評奧巴馬外交政策。俄羅斯Channel One TV說,人們懷念奧巴馬首先想到的是他在外交(尤其是中東)上的徹底失敗(a complete failure)。

  印度的Hindustan Times則不滿奧巴馬的巴基斯坦、伊朗和古巴政策,語帶諷刺地說:「我們會懷念(we will miss)奧巴馬一陣子。但他的失誤(his misses)及其後果卻會伴隨我們很長很長時間。」

  美國盟友也不客氣。沙特阿拉伯的Arab News說奧巴馬留下一個「嚴重分裂的」(bitterly divided)世界,他從中東「拖泥帶水的撤離」(untidy withdrawal)和在敘利亞問題上猶豫不決(lack of decisiveness)加強了伊朗的地位,而使區內美國的盟友感到沮喪。

  德國的《世界報》(Die Welt)說奧巴馬的政治成就「貧乏」(meagre)而其外交紀錄是「災難性的」(catastrophi)。

  英國的Daily Telegraph更認為奧巴馬卸任是一個機遇,使英國和美國可以重新建立特殊的關係(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亦 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