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中大文物館百鳥迎春

時間:2017-01-17 03:20:03來源:大公網

  圖:王冠宇介紹高劍父畫作《牡丹雞石圖軸》/大公報記者劉毅攝

  【大公報訊】記者劉毅報道:丁酉雞年將至,雞是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禽類之一,古往今來被賦予豐富的象徵意義。為迎接雞年來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由即日起至三月五日舉辦「百鳥迎春:雞年賀歲展」,展出以百鳥為主題的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館藏及本港私人藏家收藏品共計五十三組,時間跨越漢代至今,多角度呈獻包括雞、鳳、喜鵲等禽鳥在中國文化中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

  傳統工藝紙彩雞

  今年已經是中大文物館連續第九年以年度生肖作為新春的展覽主題。香港中文大學助理研究主任(器物)王冠宇表示:「雞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鳥。在古代傳說中,百鳥以鳳為主,由於形態相似,鳳被認為是與雞關係最為密切的瑞鳥,有時被描述為雞的替身。鳳因蹤跡神秘,只現於神話故事,太平盛世時被世人奉為家國祥瑞。因此,雞年迎春,展品並非僅與雞這一種禽鳥有關,而是多種禽鳥均由涉及,是為應景。」

  展廳現場展出一幅本地已故漫畫家葉因泉於一九四九年繪製的畫作《紙彩雞》,畫中兩隻紙彩雞色彩鮮艷,筆觸精細,彰顯「紙彩雞」這項民間手工藝之精髓。今日賞之,更似對香港傳統手工藝的一種回顧,「『紙彩雞』又稱『波羅雞』,為廣州黃埔南海神廟祭祀必備品,相傳自宋代即有。如今,本港手工藝逐漸式微,本港懂得製作紙彩雞的藝人也越發稀少,惟西貢天后廟尚有製作紙彩雞的民間技藝。葉因泉家道中落後流落廣州,以繪製諷刺漫畫着稱,此作品用色濃烈,造型真實,具地方民俗色彩。」王冠宇說。

  牡丹、雞、石的搭配為中國畫傳統題材,寓意富貴吉祥。本次展出香港中文大學館藏嶺南派畫家高劍父的《牡丹雞石圖軸》,一九○二年,時值高劍父拜居氏同門學長伍德彝為師期間。因伍德彝家中藏有歷代名家翰墨,令高劍父得以盡觀名畫真跡,畫藝大增,《牡丹雞石圖軸》即作於那段時間,代表了高劍父在伍德彝門下短暫學習時的藝術成就。

  鬥彩雞缸杯矚目

  是次展出一組「大清雍正年製」款鬥彩雞缸杯最是引人關注。王冠宇道:「鬥彩雞缸杯,以明成化製品最負盛名,據記載明萬曆時已『成杯一雙,價值十萬』的說法,故而清代康、雍、乾三朝俱有仿造,今次展出的這四件清代雍正年間製雞缸杯,即為仿明成化雞缸杯而作,唯公雞尾部的黑彩是成化雞缸杯所沒有的。」她更認為,對於慣用龍、鳳作為祥瑞之物的中國古代皇室而言,在使用器物上繪製公雞、母雞、小雞等平常事物,體現皇族對百姓家天倫之樂的追求。

  中國人相信喜鵲給人帶來好運,為了給展覽增添喜氣及應景春日,主辦方特意展出一對清代同治年間江西景德鎮燒製對碗《黃地粉彩喜鵲梅紋碗》和夢蝶軒藏《春水白玉帶飾一組》,前者為皇室大婚所用器物,玉帶飾則表現海東青(又名鶻鷹)追擊天鵝的緊張瞬間,為流行於中國遼金時代的「春水」(春獵的一種)題材。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