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古珠喜結金玉緣/李英豪

時間:2017-01-17 03:18:30來源:大公網

  喜愛蒐藏我國古玉珠串的朋友,十分看重漢代及西漢以前的高古珍品,皆罕有難得。洛陽發掘出的古墓文物證明,周代至春秋戰國期間,玉珠琢磨技巧甚高。西漢乃繼承其技法,雖然仍然採用「解玉砂」琢製,但工藝卓絕,不讓戰國時代的精品專美。從前曾於天津博物館,見一顆長筒形穀紋白玉珠,穀紋好比粒粒發芽的穀種。漢代時已懂得運用金屬薄壁管鑽;尋且在玉表面能琢磨出玻璃光澤,故產生「閃爍效果」。穀紋的雕法可增反光度的變化;加上玉工利用陰刻細線作「地子」,增強明暗的對比性。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玉串,以長圓筒形為主,但均鈣化成灰沁;那時工具更簡陋,但古拙原始。

  西漢的玉珠不但質佳,琢法多變,特具溫潤細結的美感,更有創新的組合。例如附圖,為西漢時期別出心裁製作的金箔玉珠,把金與玉結合一起,組成珠串,名副其實喜結「金玉緣」,是極罕的瑰寶。以甚薄金片緊密包貼在大小不一的短筒形玉珠周圍,經久而不脫落,其實難度甚高。蓋玉質與一般銅質、木質迥異,不易「貼金」牢固。可惜的是金箔包貼了顆顆玉珠後,人們眼前便只見金箔,卻看不見美玉的廬山真面目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