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陣子在高山劇場新翼看了一齣話劇《耋Simply Charles》,故事與香港現在的環境息息相關,講述一位年老畫家談查禮,患上了阿茲海默症─即是導致認知障礙症的主要源頭,劇情展示了認知障礙症對不同人等都有影響。
故事開始的時候,談查禮已經住進安老院,由醫護人員照顧日常生活。安老院內住的都是老人家,有些表面上行動自如,但實際上已記不起大部分生活知識,更莫論自己的身份和以往歷史。編導明顯地做了大量資料搜集工作,對於認知障礙患者的行為,以及醫護人員的照顧方法,都有很豐富的描寫。例如,病患者活像返回孩童時代,故此醫護人員要經常對他們微笑,以便獲得病患者的信任。除此之外,音樂與舞蹈是最有效的治療或安撫方法,既可抒發病患者難以言表的感受,舞蹈亦可令病患者舒展身體,減少暴躁和憂慮。
該劇除了描述年老畫家的病況,同時亦藉畫家較年輕時與妻子的分離,表現了一段家庭倫理關係。畫家的妻子因為畫家的風流孽障而與畫家離婚。然而,妻子其後亦患上認知障礙症,較之畫家更早去世。編導藉此說明,其實並不一定是老年人才會患上該病,即使是中年人甚至年輕人,亦有可能染上該種頑疾。
該話劇由高錕慈善基金贊助演出。我在電視特輯曾看到現時的高錕教授,活像一個孩童般開心快樂,無時無刻都在拖着其愛妻的手臂,溫馨綺麗。誰會想到高教授曾是諾貝爾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