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梁舒婷報道:何為「Gentlemen」?如要具象化這一概念,應是溫和儒雅的語調,是彬彬有禮的儀態,還是一個沉穩淡定的心態?由奧畫廊及生息藝術文化呈獻的「Gentlemen's Bearing」藝術展匯聚了九名來自不同年齡、背景和藝術類型的男藝術家各自對「紳士」作一番解讀。
自幼受「紳士」概念影響
出生於回歸前的「七十後」香港攝影師郭遠堅稱,英式的「紳士」概念從學齡前就開始方方面面地滲透進他的生活:「從逐漸熟識一些禮貌規則,學做一個『紳士』,再到後來逐步衍生出自己對這個概念的抽象的理解。現在『紳士』對我來說更多是提醒我保持一個沉澱的心態。」因此在他展出的系列攝影作品《品格》、《升格》、《迷格》及《破格》中,「紳士」的概念則化作虛幻的雲霧,與相中人物互動。
而定格的畫面卻有舞台劇的律動感,這得益於被攝者的表達。郭遠堅說:「與專業的攝影模特的合作是有定式的,他們也很了解怎麼與鏡頭相處。但這組作品的被攝者是現代舞演員,他們更專注呈現我描述的主題,甚至和我一起創作。」有趣的是,除了男演員,參與詮釋這個主題的還有女演員,郭遠堅解釋道,很多時候紳士的概念也是從女士的反應中體現的。
以人生體驗間接回應
除了用創作直接詮釋主題,也有其他藝術家用自己的人生體驗來間接回應。如在東京、北京、香港等多個城市穿梭居住的香港畫家陳本立,其紳士氣度便體現在他描繪過往的生活體驗中。
他本從事金融行業,後於機緣巧合之下接觸到浮世繪,因此在其作品中也能看到幾分日本的味道。歷時兩年創作的《現實的約束》系列油畫,他解釋為自己所見所感的都市人的壓力和約束感,以及現實與理想的偏差。在鮮亮大膽的用色中,觀者可以辨出坐在都市高樓上哭泣的女人,日本藝伎捂着面龐,戴着鬼怪面具的日本男人以及坐在沙發上的閒適北京女子。而人物之中的,是糾結,是掙扎,也是渴望。這便是他印象中的香港人、東京人和北京人,文化的異性和糾結的共性並存。
另外,本地時裝設計師鄧達智帶來的手稿與畫作系列,展示了時尚元素和紳士格調的結合,主辦方還別出心裁地用衣架將手稿掛起,猶如展覽一套套服飾。而紳士的可愛與童真一面就被本地雕塑藝術家駱子斌呈現出來了,他的作品《夢》是兩隻在天空中游動的鯨魚,周邊以雲石作雲朵點綴。
「Gentlemen's Bearing」藝術展於中區堅尼地道7A香港視覺藝術中心(香港公園內)展至一月十六日。查詢詳情可瀏覽網址www.ngoo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