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我是植物人》/張 泠

時間:2017-01-08 03:15:50來源:大公網

  最早看王競導演的作品是《無形殺》(二○○九),關於網絡暴力的批判寫實電影,嚴謹誠懇,在喧囂浮躁的當代中國影壇並不多見。於是對這位導演有所期待。此後又看了《萬箭穿心》(二○一二)和《大明劫》(二○一三),分別為關於女性的家庭劇情片及古裝歷史電影,一滿溢痛楚粗糲的生活氣息,一深具寓言意味。儘管因為這些影片投資成本限制,很多細節無法做到盡善盡美,王競電影的深度和社會相關性,一如既往保持下來。近日才看了王競導演另一部作品─解曉東和周展編劇的《我是植物人》(二○一○)。影片仍深度關注中國現實,涉及醫藥內幕、媒體記者娛樂化及遭到暴力報復、受害平民與資本集團的博弈、維權律師等。但遠非簡單的元素羅列,而是將這些社會議題編織進不同人物的經歷與性格。

  在這個利慾薰心、生存壓力巨大、人們傾向於自私麻木的新自由主義全球資本主義時代,用片中人物劉聰的話說:我們都是植物人─真正成為利益鏈條中的受害者時,才會意識到作為麻木的幫兇之可怕。女主角林俐/朱俐在中介公司工作時曾為藥廠實驗報告造假(她說:「那時大家都這麼做,錢很好賺,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直到這種麻醉藥造成自己及其他一些患者成為植物人,才終於警醒……影片攝影注重表現人物主觀視角(如虛焦),但某些場景影像與音樂處理(如林俐進到以前工作的辦公樓記憶慢慢復甦一場)略表象化,與整體含蓄風格不甚諧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