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倒看《西遊記》/汪金友

時間:2017-01-07 03:15:53來源:大公網

  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如果把《西遊記》倒過來看,就能發現「真實的人生」。但我覺得可笑,歷史不能重寫,故事不能從來。倒看的結果,只能頹廢自己的鬥志,污害名著的豐功。

  我是從微信的朋友圈中,發現這種說法的。原題是:「莫言:把《西遊記》倒過來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上網搜索,果有此文,而且轉載不少。最近的一次,是二○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鳳凰網轉的,並稱文章來源於東方網。

  原文的大意是:若是將《西遊記》倒着寫,故事應該是這樣的:

  如來佛祖派唐僧等師徒四人,帶着八部天書,到東土大唐傳教。一路遇到了各種妖怪,而且都有後台,無論做了什麼壞事都不受懲罰。於是八戒和沙僧心灰意冷,一個躲進了高老莊,一個鑽進了流沙河。孫悟空雖然堅持正義,斬妖除魔,但因為經常不聽招呼,而被壓在五指山下。只有唐僧帶着真經來到長安,被唐太宗封為御弟。此後享盡榮華富貴,壽終正寢。

  五百年後,孫悟空終於從五指山下逃了出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討要說法,大鬧天宮。玉帝被迫無奈,只得召封豬八戒為天蓬元帥,沙和尚封為捲簾大將,要他們殺掉孫悟空。孫悟空因為不願意兄弟相殘,而找菩提祖師解惑。然後他把如意金箍棒扔進了東海,化作定海神針。自己則回到花果山,跟猴子猴孫們過完了平凡的一生,最終在花果山頂化作一塊石頭。

  有意思嗎?沒意思。這樣的故事,無非是想告訴人們,社會是複雜的,人生是險惡的,努力與不努力,奮鬥與不奮鬥,結果都一樣。所以最好的選擇,是住在花果山的不出花果山,住在高老莊的不出高老莊。孩子老婆熱炕頭,管它冬夏與春秋。但那樣一來,我們這個世界,就沒有了西天取經,沒有了降妖除怪,沒有了三國縱橫,沒有了梁山聚義,沒有了寶黛愛情。

  我懷疑,這篇文章是好事者杜撰,而絕非出自莫言之手。如果莫言大師真的相信這種人生詭論,那就不必寫《紅高粱》,不必寫《豐乳肥臀》,甚至也不必跑那麼老遠,去領那個諾貝爾獎。只在山東高密老家老老實實地種地,就可以度過真實的人生。

  如果沒有西天取經,孫悟空不過是花果山的一隻猴子,豬八戒不過是高老莊的一個農夫,沙和尚不過是沙河裏的一頭怪獸,唐僧也不過是某個寺廟裏一個普通的和尚。怎能夠踏平坎坷成大道,不墮輪迴萬古傳?

  所謂名著,是指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恆主題和經典的人物形象,能夠經過時間考驗經久不衰,被廣泛認識以及流傳的文字作品。《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和《紅樓夢》,之所以被稱為中國文學的「四大名著」,首先是它們都具有深刻而通俗的警世作用,同時又凝聚着精湛的文學藝術,再就是經過了幾百年的歷史考驗。其中的思想精華和文化造詣,讓每個讀者都能夠感受到社會的正義和人生的智慧。

  現在搞文學創作的人,已經多如牛毛,而且大都自我感覺良好。相互之間,也是吹捧多於批評。你說他是「天下第一」,他說你是「傳世之作」。還有的發表了一篇什麼作品,獲了一個什麼獎,馬上就發到朋友圈裏去,渴求和等待有人點讚。

  但如果你說自己比吳承恩、羅貫中、施耐庵、曹雪芹寫得好,沒有人會同意。取得了一點成績,就目空一切;遇到了一點挫折,就否定一切。其實,這都是急於求成的浮躁心理在作怪。哪一部真正的名著,都不是為名利而作。

  即便你看破紅塵,即便你極度失落,也不要去做「倒看」的傻事。因為那違背了歷史規律,而且會把頹廢病和抑鬱症傳染給別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