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鄭百重山水融會古今

時間:2017-01-07 03:15:49來源:大公網

  圖:(左起)劉明康、何百里、許曉暉、鄭百重、周伯林為畫展開幕禮剪綵/大公報記者梁舒婷攝

  【大公報訊】記者劉毅、梁舒婷報道:中國當代畫家鄭百重以青綠山水技法描山畫水,在尊崇傳統的基礎上,增添對當代中國青綠山水畫的獨特理解,既古且今,自成一趣。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學會聯合主辦,榮寶齋(香港)有限公司承辦的「凝碧積錦─鄭百重中國畫展」正在中環長江集團榮寶齋舉行,展出鄭百重以青綠山水為主的六十幅水墨畫作,展期由即日起至本月十八日。

  師法自然不泥古

  昨日畫展開幕禮上,香港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香港國際機場管理局主席蘇澤光、香港利豐集團董事會主席馮國經伉儷、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劉明康、香港美協理事何百里、榮寶齋(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伯林等出席。

  鄭百重尤擅中國山水畫,兼工書法篆刻,現為中國美協會員,傳承中國傳統文脈,融入獨特個性語言,植根傳統,又融會中西文化,開闢新青綠山水畫風。

  許曉暉致辭時表示,鄭百重的藝術造詣非常高深,無論是其謹慎的構圖,絢麗的顏色還有細膩的用筆,都能讓人體驗到中華文化的凝練,也能感受到其對藝術的追求和一絲不苟的精神。她續稱:「近年幸得藝術界人士的有心推動,中國水墨在世界上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而香港也在其中擔任了一個平台的重要角色,並在推廣的同時做好傳承。」

  青綠山水添生機

  劉明康亦讚揚鄭百重的藝術造詣,他道:「『青綠山水』堪稱中國畫中的交響樂,須使用到中國畫的各項技法,特別是工筆和潑墨,是一門耗時耗工的繪畫技藝。鄭百重苦學前人和尊崇傳統,師法自然,不迷古和泥古,將傳統青綠山水技法與西方色彩技藝融為一體,自成一格。」

  何百里在致辭時笑談今次是自己首次與鄭百重會面,但實則二人「神交」已久,因他們二人的畫作在國外拍賣會圖冊中經常一起出現,自此開始留意鄭百重的畫作,「現在有很多人對於『傳統』二字好似羞於啟齒,急於將自己的水墨畫作品與這兩字撇清關係,我則認為抽象的中國傳統水墨氣韻不輸西洋畫的光陰和比例,因此在同西方進行藝術交流時,中國畫家更要守住『傳統』的底蘊,而鄭百重恰是既堅守傳統又有個人創作風格的中國當代畫家。」

  從鄭百重筆下的一山一石,可看到他對於北宋青綠山水畫筆墨線條之師承,然又與古代青綠山水畫有截然不同的面貌:生活中常有,而文人畫不常有的草原、山坡、飛瀑、麋鹿,以及今人熟悉的生活場景,都出現在他的繪畫作品當中,鄭百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古人筆下的青綠山水,充滿理想化風格,而我喜歡將青綠山水與生活實踐相互結合,以寫生作為繪畫基礎,並兼顧當代人的審美習慣。」如《源頭活水組畫》中的潺潺溪流,瀑布飛流直下萬壑爭流,山中群鹿呼朋引伴,為畫面平添生機;再如《雨過山色清》中,山腳下的老者仰望群山,若有所思;弟子立於一旁,好似正在聆聽教誨。不論是人物,抑或動物,均富情節性,滿是現代人的審美情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