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序/文潔若

時間:2017-01-02 03:15:30來源:大公網

 

 

  圖:蕭乾翻譯、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網絡圖片

 

  威廉.莎士比亞(一五六四至一六一六)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義代表。他生活在中世紀的封建制度正在土崩瓦解、新興的資產階級開始上升的大轉變時代,從莎士比亞的戲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傑出的作家在四百多年前所反映的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的英國生活。他大膽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與殘酷,強烈地表達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願望。在歐洲文學史上,他是起過很大進步作用的一位巨人。

  莎士比亞的第一個劇本集是在他去世後七年才出版的。目前流傳下來的三十七部詩劇、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和兩首長詩,僅僅是他的全部作品中的一部分,其餘的均已散佚。

  英國散文家查爾斯.蘭姆(一七七五至一八三四)和他的姐姐瑪麗.蘭姆(一七七六至一八四七)將莎士比亞的二十個劇本改寫成故事,一八○九年一月以兩卷本的形式出版,副標題是:「專為年輕人而作」,出版人是當時進步的憲章派作家威廉.高德汶(一七五六至一八三六)。出書後,不但受到孩子們的歡迎,成年人也競相購閱,所以第一版很快就銷售一空。一百多年來,多少卓越的莎士比亞學者,著名的莎劇演員,以及千千萬萬喜愛莎士比亞戲劇的讀者,最早都是通過這部啟蒙性的著作而入門的。它確實是莎士比亞戲劇這座寶山與廣大讀者之間的一座寶貴的橋樑。

  遠在一九○三年(光緒三十九年),上海達文社就曾出版過這本書的漢譯本,題名《澥外奇譚》,譯者沒有署名。第二年,林紓(琴南)和魏易又出過一個合譯本,題名《神怪小說:吟邊燕語》。後來國內還陸續出版過幾種英漢對照的《莎士比亞本事》。這些早就絕版了。上世紀的五十年代,蕭乾先生根據牛津大學出版社印行的《查爾斯及瑪麗.蘭姆詩文集》(編者是托馬斯.赫金生),將這本書重新翻譯,一九五六年七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原名《莎士比亞故事集》,第二年又重印了一版,在書名上加了「戲劇」二字,以免誤會為莎士比亞所寫的或關於他的故事。一九七八年十月第三次印刷,第二年三月第四次印刷。

  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等戲,很早就在我國上演過。他的膾炙人口的悲劇《王子復仇記》(原名《哈姆雷特》)也曾在全國放映。這個集子裏的十個故事就是根據他的戲改編的。

  莎士比亞生在英國中西部沃里古郡艾馮河畔的斯特雷福,父親經商。他十五歲時,家裏破產了。他沒受過多少教育,抵倫敦後,起先給到劇院來看戲的人照料馬匹。他刻苦勤奮,當上了演員。一五九○年左右着手寫劇本。

  莎士比亞是在中世紀口頭文學的影響下寫作的。早期寫的大部分是喜劇,作品富於浪漫主義氣息,悲劇則大多寫於晚期。他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分析,在劇本中對現實生活做了辛辣的批判。

  這本故事集只是個梗概的介紹,不能代替原作。希望年輕的讀者在這個基礎上,閱讀原作,登上外國古典文學名著的頂峰。

二○一二年元月三十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