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第二屆深圳國際海報節」部分評審作品 /大公報記者古寧攝
【大公報訊】記者古寧深圳報道:作為內地首個以海報節為形式的設計展,「第二屆深圳國際海報節」正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行,展期至一月八日。
設「專業組」「學生組」單元
該海報節去年起面向全球公開徵集競賽作品,以「設計改變未來」為主題,設「專業組」和「學生組」競賽單元,共徵集到逾兩千一百件來自四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作品。經評審團的現場專業評選,遴選出獲獎及入圍海報作品逾三百八十件。海報節期間,還專設了評審作品展,主辦方介紹,海報節期間有近五百件海報設計作品展出,其中不乏全球知名設計師的海報原作。
深圳國際海報節創辦於二○一五年,是一個面向全球的海報設計雙年展活動,是深圳乃至內地第一個以海報節慶為形式的專業設計活動。在初評及終評環節均採用實物評審的規則,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設計師帶來近三年不同題材、涉及全球關注的重大議題、本土社會現象以及生活層面的各類思考,也再次證明了海報仍然是超越語言、文化和政治的一種強有力的媒介。
海報節期間,專設了評審作品專區。主辦方邀請AGI(瑞士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現任主席Stefan Bundi和前任主席Melchior Imboden,兩人均是全球知名設計大師,有豐富的設計實踐及設計教學經驗。另一具國際影響力的嘉賓是來自俄羅斯的新銳設計師Peter Bankov,他常年旅居布拉格和莫斯科,作品多次獲得歐美國家的各類設計獎。
邀中外設計師任評審
此外,主辦方還邀請了來自美國馬利蘭藝術學院(Maryland Institute College of Art)的著名設計師、教育家Brockett Horne,以及來自香港的著名設計師靳埭強。
儘管內地海報節才剛出現,而世界其他地區的海報藝術節,如波蘭華沙國際海報設計藝術雙年展(International Poster Biennale in Warsaw)、捷克布爾諾國際平面設計雙年展(International Biennale of Graphic Design Brno)等等,都有很悠久的歷史。有專家表示,中國的設計藝術源遠流長,尤其是象形文字本身就是文字和圖形結合的典範。許多中國設計師,以及熟悉漢字文化的東方設計師,創作了大量充滿東方韻味的海報作品。目前在國際重大海報賽事中都能看到東方題材的作品獲獎,也證明了代表中國設計文化的闡釋愈來愈受到西方主流文化的認可與重視。
關山月美術館位於深圳市福田區紅荔路602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