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溫暖童年的舊銅爐\五月牛

時間:2016-12-31 03:15:46來源:大公網

  母親保存着一隻已經不知何年製造的舊銅爐,自我記事起,這隻銅爐就幾乎成了家人冬天取暖的寶物。母親每天早上燒好早飯,就會用一把「爬灰佬」將灶堂裏的餘燼爬入銅爐裏,然後加上一把玉米蕊或木柴之類的燃燒物,再細心的罩上爐蓋。燃料悶燒的煙霧便從爐蓋上均勻的小眼裏冒出來,那一柱柱細煙裊裊升出,給農家小舍帶來了冬日的一道小景。煙霧緩緩散去,銅爐也漸而變得熱燙起來。這時母親就會習慣地把我和哥弟們的棉布鞋襪放到爐蓋上焐上一會兒,待暖和了就一一分發給我們趕快趁熱穿上。

銅爐在我的童年時代,它在我的家裏幾乎是一種特殊待遇的象徵。每逢冰天雪地,冰棱掛滿草舍屋簷的時候,我們兄弟幾個就會爭着搶來銅爐取暖,而似乎只有母親才是最有權威的支配者。正常情況下,她會喝令把銅爐讓給最小的一個;如果我們兄弟中有誰身體患了小恙,最小的一個就必須無條件的讓出他的壟斷享用權。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裏,銅爐不僅是我和家人取暖的寶物,有時它也會成為我們這些鄉下娃解饞的奇妙幫手。每當我們兄弟幾個在寒冷的夜晚閒得無聊時,我們就會瞞着父母親,配合着從盛放豆類的小壇子裏抓出一些蠶豆或大豆,揭開爐蓋,一粒一粒的將豆子丟入爐裏的燃燒物間,待那爐火將豆子烤熟,從微微升起的煙霧裏飄出豆兒的香味,我們就立即用細木棒快速的從火燼中夾出那一粒粒已經發焦的豆子,將它們放在翻過來的爐蓋裏來回簸動,沒等豆粒完全冷卻,我們就迫不及待的剝去發焦的豆殼,把那一粒粒半生不熟的豆仁兒拋進嘴裏,津津有味地嚼得牙齒都要發熱。

  有時父母從生產隊裏開夜工回來,發現我們兄弟們發黑的手指,就知道我們又做了偷食的「老鼠」,當然是免不了一頓訓話。

  其實,那時我們又何曾懂得,這銅爐的溫暖其實就是母愛的溫暖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